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课程目标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 2. 理解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
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六千多年前出现的“图画文字”。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
汉字的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作用:沟通不同方言区域,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中华民族。 2、书法艺术
自觉阶段: 魏晋时期开始 名称 特点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性强。 书法家 魏晋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 唐代步入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欧体、颜体、柳体) 楷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性,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 草书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行书 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起源:远古绘画艺术,彩陶画《颧鱼石斧图》
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中国画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3、中国画成就: 特点 “以形写神”绘画理论 魏晋 赋图》 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隋唐 风格。 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创作《游春图》《步辇图》《送子天王图》。 宫廷画活跃,风俗画是最大宋 亮点。(写实)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写意) 三、京剧的出现
1、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艺人)――元杂剧(中国戏曲艺术成熟)――明昆曲 2、京剧的出现(清乾隆—同治、光绪) 1)产生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
(2)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环境。 (3)广大艺人的努力和徽剧、汉剧等剧种的融合。 2)形成:
(1)乾隆末年,安徽徽班进京;
(2)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兼收其他剧种腔调和表演形式,形成京剧。
(3)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3、清朝各地剧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 【五】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把握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
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 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思想文化专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代表作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背景分析 总结精辟的绘画理论。 元明清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