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有比荷大小相等的甲、乙两粒子,甲以速度v1从A点沿直径A0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1时间射出磁场,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的夹角为60°;乙以速度v2从距高直径AOB为R的C点平行于直径AOB2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2时间射出磁场,其轨迹恰好通过磁场的圆心。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 A.两个粒子带异种电荷 B.t1=t2 C.v1:v2=3:1 D.两粒子在磁场中轨迹长度之比l1:l2=3:1 20.真空中,两个固定点电荷A、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在它们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如图实线所示,实线上的箭头表示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上标出了C、D两点,其中D点的切线与AB连线平行,0点为AB连线的中点,则 A.A带正电,B带负电,且Q1>Q2 B.O点电势比D点电势高
C.负检验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的电势能
D.在C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将沿电场线运动到D点
21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整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两条平行长直导轨MN,导轨同距为L。导轨左端接一电阻R,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金 属杆和导轨的电阻不计,杆与导轨间接触良好且无摩擦。现对金属 杆施加一个与其垂直的水平方向恒力F使金属杆从都止开始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金属杆速度大小v、恒力F的功率Pr、金属杆与导 轨形成的回路中磁通量?等各量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5分)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撤前后的动量关系。图中0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倾
斜轨道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 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上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 多次重复,测出碰后m1平均落地点在M点,m2平均落 地点在N点,不计小球与轨道润的摩擦。
(1)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若实验中发现m1·OM+m2·ON小于m1·OP,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碰撞过程有机械能的损失 B.计算时没有将小球半径考虑进去
C.放上小球m2后,入射球m1从倾斜轨道上都止释放的位置比原来的低
(3)若两球发生弹性正碰,则OM、ON、OP之间一定满足的关系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OP=ON-OM B.2OP=ON+OM C.OP-ON=2OM
23.(10分)某小组通过实验测绘一个标有“5.0V 7.5W”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备有下列器材:
A.电池组( 电动势为6.0V,内阻约为1Ω) B.电表(量程为0~3V,内阻Rv=3kΩ) C.电流表(量程为0~1.5A,内阻约为0.5Ω) D.滑动变阻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 E.定值电阻R1(电阻值为1.5kΩ) F.定值电阻R2(电阻值为3k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定值电阻应选(填“E”或“F”)。
(2)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 某饮实验时,电压表示数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读数是 V;元件两端电压是 V. (4)通过实验数据描绘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丁所示若把两同样的该元件并联后与电动势为4 5V,内阻为1.5Ω的电源相连接,则此时每个元件的电阻值均为 Ω。(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 (14分)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滑块A和B,质量分别为2m 和m;现给小滑块A水平向右的瞬间冲量,小滑块向右运动与小骨块B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恰好能通过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轨道最高点C,飞出后做平抛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滑块在最高点C的速度大小vC; (2)小滑块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3)小滑块A开始受到的瞬间冲量大小I。
25.(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方以CD为界,右边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104N/C,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0.1kg的绝缘板,板的右端A恰好在边界CD处,板上距A端l=1.8m放置一质量m1=0.1kg、带电量为q=-8×10-5C的小滑块P。质量为m2=0.5kg的小滑块Q以初速度
v0=5.5m/s从B端滑入绝缘板,在与小滑块P相遇前,小滑块P已进入电场。已知小滑块P、Q与
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 5、?2=0.1,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擦力。g=10m/s2。求: (1)小滑块Q刚滑上板时,滑块P的加速度大小a1;
(2)小滑块P进人电场后的加速度a2大小和方向; (3)若小滑块P、Q恰好在CD边界相向相遇,AB板 的长度L。
26.(15分)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I.确定该蛋白质中的某些组成元素
(1)为确定该蛋白质中含氮元素,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能证明铵盐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采用如下图装置进行研究,通入氧气使样品在装置A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其余装置。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装置B、C、E、F依次出现下列现象:________________,品红褪色,______________,出现白色浑浊;可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H2O、SO2、CO2。 结论: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氮等元素。
II.为测定该蛋白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组取蛋白质样品充分燃烧,先用足量碘水吸收二氧化硫,再取吸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已知:2S203+I2=S406+2I
(3)写出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蛋白质样品mg进行测定,采用C1mol/L的碘水V1mL进行吸收,滴定过量的碘时消耗C2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V2mL。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