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2. 如图,△ABC的周长为32,且AB=AC,AD⊥BC于D,△ACD的周长为24,那
么AD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3.已知:如图,Δ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延长CA至E,使AE=AD.
试确定E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4.(2016春?安岳县期末)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了21和27两个部分,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长.
15. 用反证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锐角.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解:∵外角等于100°,
∴这个内角为80°,
当这个80°角为顶角时,则底角为数分别为50°,50°;
当这个80°角为底角时,则另一个底角为80°,顶角为20°,此时可得另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80°,20°; 故选D.
2. 【答案】C;
【解析】用反证法证明CD∥EF时,应先假设CD与EF不平行.故选C.
=50°,此时另两个内角的度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3. 【答案】B; 4.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得
?x?4=0, ??y?8=0解得
?x?4. ??y?8(1)若4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8, 不能组成三角形;
(2)若4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8、8, 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4+8+8=20. 故选B.
5. 【答案】C;
【解析】AD=DF=BD,∠B=∠BFD=50°,?BDF=180°-50°-50°=80°. 6. 【答案】D;
【解析】解:如图,
∵以点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B、C;
以点A为圆心,以AO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一点D(点O除外), ∴以OA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有3个; 作OA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一点, ∴以OA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有1个,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4个, 故选:D.
二.填空题
7. 【答案】20;
【解析】∠A=∠ABD=40°,∠BDC=∠C=80°,所以∠CBD=20°. 8. 【答案】12;
【解析】解:①2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2、5,
∵2+2=4<5,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2是底边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5、5, 能组成三角形, 周长=2+5+5=12,
综上所述,它的周长是12. 故答案为:12.
9. 【答案】两直线平行;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和反证法的特点进行证明,即可求出答案. 10.【答案】70°或40°; 【解析】解:(1)当7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70°;
(2)当70°为底角时,顶角=180°-2×70°=40°. 故答案为:70°或40°.
11.【答案】②③④; 【解析】:②当∠BAD=∠CAD时,
∵AD是∠BAC的平分线,且AD是BC边上的高; 则△ABD≌△ACD,
∴△BAC是等腰三角形;
③延长DB至E,使BE=AB;延长DC至F,使CF=AC;连接AE、AF;
∵AB+BD=CD+AC, ∴DE=DF,又AD⊥BC; ∴△AEF是等腰三角形; ∴∠E=∠F; ∵AB=BE,
∴∠ABC=2∠E;
同理,得∠ACB=2∠F;
∴∠ABC=∠ACB,即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 ④△ABC中,AD⊥BC,根据勾股定理,得: AB﹣BD=AC﹣CD, 即(AB+BD)(AB﹣BD)=(AC+CD)(AC﹣CD); ∵AB﹣BD=AC﹣CD, ∴AB+BD=AC+CD; ∴两式相加得, 2AB=2AC;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故填②③④. 12.【答案】8;
【解析】解:∵AB=AC,AD⊥BC,
2
2
2
2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BD=DC.
∵AB+AC+BC=32, 即AB+BD+CD+AC=32, ∴AC+DC=16 ∴AC+DC+AD=24 ∴AD=8. 故填8.
三.解答题 13.【解析】
证明:ED⊥BC;延长ED,交BC边于H, ∵AB=AC,AE=AD.
∴设∠B=∠C=x,则∠EAD=2x,
180??2x?90??x 2 即∠BDH=90°-x
∴∠B+∠BDH=x+90°-x=90°,
∴∠ADE=
∴∠BHD=90°,ED⊥BC. 14.【解析】
解: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
则有或,
解得:或,
此时两种情况都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答: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4,底边长为20;或腰长为18,底边长为12.
15.【解析】
证明:假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不是锐角,则它们大于或者等于90°;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则两个底角的和大于或者等于180°;
则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相矛盾; 所以假设错误,原命题正确; 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锐角.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直角三角形----知识讲解(基础)
【学习目标】
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理解原命题与其逆命题,原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三边之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3. 能够熟练地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要点诠释:
(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中的已知线段的长可以建
立方程求解,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a?c?b,b?c?a, c??a?b??2ab.
22222222(4)勾股数:满足不定方程x?y?z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
哥拉斯数),显然,以x、y、z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熟悉下列勾股数,对解题会很有帮助:
① 3、4、5; 5、12、13; 8、15、17; 7、24、25; 9、40、41……
②如果a、b、c是勾股数,当t为正整数时,以at、bt、ct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
222,2n,n?1(n?1,n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③n?1④2n?2n,2n?1,2n?2n?1(n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⑤m?n,m?n,2mn (m?n,m、n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要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
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图(1)中
,所以
.
22222222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