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池塘的生态系统,根据池塘的物质、能量转化路径,有针对性地对亚硝酸盐进行预防抑制、消耗利用,更经济、安全、持久地从根本上解决亚硝酸盐超标问题。
1、肥水法
加快水体藻类生长繁殖速度,能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浓度。当水体亚硝酸盐偏高时,氮肥是比较充足的,所以肥水主要补充碳肥如糖蜜粉、氨基酸肥水液、腐植酸钠,“碳氮平衡”有利藻类繁殖;严格控制氮肥、适当补充磷肥达到“以磷促氮”的目的。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复硝酚钠,根据情况补充微量元素如贝壳粉,以及硅肥如硅酸钠,钙肥如碳酸钙等。
从生态的角度,肥水法值得推广,但肥水法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持续阴天或雨天、低温藻类难以繁殖,同时属于预防抑制措施,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在L以上和需要急救时则不实用。
肥水法会影响水体透明度,需要经常用净水的EM菌类净化水质,效果比较理想,既促进藻类新陈代谢,有消耗了有机质,此时的水体营养成分也适合EM菌繁殖。
2、微生物间接抑制法
水产养殖用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及复合EM菌,与硝化、反硝化细菌不同,这几类细菌属于非化能自养菌,并不能直接吸收转化水体的亚硝酸盐。利用此类微生物降解养殖池中残余的饵料、水体中的有机物,促进藻类新陈代谢,增加水体溶氧,既能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有能促进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环而降低亚硝酸盐。
合理使用有益微生物既能降氨氮,同时有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鱼类疾病,预防亚硝酸盐效果也是显着的。
三、其它有效措施 1、换水
换水是生产养殖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适应于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小型养殖水体,要求遵循换水的基本技巧,勿大排大进。换水法控制亚硝酸盐属于治标不治本,宜结合其它方法和措施使用。
2、吸附法
吸附法是使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沸石粉、硅胶、活性炭、海泡石等吸附剂,将亚硝酸根吸附在其结构中。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广泛使用,许多底改产品均含有吸附剂成分。其优点是作用时间短、成本低,缺点是用量大。
3、微生物床法
在池塘水面规划区域,放置陶粒、塑料小球等表面积大的介质,泼洒所
需要的微生物,让其粘附在介质上,分泌多糖聚合物连接形成生物膜,由于生物膜的保护,定向培养的微生物可稳定、持续地发挥其分解有机质及促硝化的作用。 4、种养水草法
在池塘的部分区域种植沉水或浮水植物,如伊乐草、苦草、水白菜、空心菜等,利用水草的生长,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螃蟹、青虾、罗氏虾、蛙类等小型水产动物可用,水草也是这些水产动物脱壳生长、栖息场所。种养水草也是技术活,水草腐烂将败坏水质,同时很费人工。
5、底部排污法
通过定期的排除池塘底部累积的残饵和粪便,减少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精养池都有底部排污系统,土池也可改造安装底部排污系统。排除的残饵和粪便可以种养蔬菜和养殖贝类,以免污染环境。
总之,解决池塘亚硝酸盐超标问题,首先还是以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得注意水质、底质的科学调控,建议以微生物为主,其他辅助;高度重视底部溶氧,根据自身条件和因果关系,多方法与措施联用,不能怕麻烦;急救过后,得重建池塘正常的物质转化及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