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和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李智
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12期
在国家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成为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程就是学生通过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常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培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正确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养成社会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养基础。这明确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着力体现和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缺失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目标无法体现核心素养要求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主流还是重知识点,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也就是说,在成绩的导向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中,教师教学的重心普遍放在对课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上,而且这个运用集中在如何做题方面。因此,许多教师采取的是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课堂,这造成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没有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而忽视了一些能体现和培养核心素养的诸如社会调查、辩论、探究性学习等的教学方式,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动引导,造成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缺失。
(二)课堂教学内容标准缺少核心素养的内容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内容标准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基本概念及方法,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等方面,追求的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经常存在书本内容原则性、理论性较强,而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一般通过记忆等手段来接受,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办法结合在一起,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但高中政治科教学受高考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教师课堂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泥潭,教师做出改变的难度较大。
(三)课程标准中缺少明确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议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建议仅仅强调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缺少如何提高学生能力的建议。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课程标准具备指导教学的重要作用,除了在教学内容、方式等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