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模拟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9 3:26: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层次: -----题------------------------------------------- --------------------------------------------------- 2013-14-1期末考试试卷(模拟卷)

七年级 语文学科 命题人: 得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含卷面5分)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唱和(hè) 窸窣(sū) 葡萄蔓(wàn)猝然长逝(cù) .... B. 看护(kàn) 宽恕(shù) 贮蓄(chǔ) 心旷神怡(yí) .... ---- -- -- 答----- -- ---- -- ---- -- ---号---位--得----座------ --- --- -- - --不- --- --- --- --- --- ---级----班内----- ---- -- ---- -- ---- - -- 线-- ---- -- ---- -- ---- -- ---- - -- 封-- ----名------姓-- ---- -- --- -学 - -密---公 ---- --安 ---- --润 ---- --肥 ---- --合 ---- -- ---- -- ---- -- ---------------------------------------------- C. 酝酿.(niàng)黄晕.(yùn) 滑稽.(jí) 忍俊不禁.(jīn) D. 铁锹.(qiāo) 枯涸.(hé) 哪吒.(zā) 木木樗.

樗(ch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分歧 瘫痪 寒颤 匿笑 忍俊不禁 随声附和 B.黑痣 尴尬 抖擞 竦峙 获益非浅 仙露琼浆 C.憔悴 倏忽 疏忽 迸溅 海枯石烂 呼朋引伴 D.嶙峋 寥阔 猢狲 喑哑 更胜一踌 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他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都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B.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D.王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4.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济南的冬天》——史铁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 C.《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D.《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一分)(10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2)问渠那得清如许, 。 (3)山光悦鸟性, 。

(4) ,随风直到夜郎西。 (5)《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 (6)《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7)晏殊《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 。 6.名著阅读(3分)

请根据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这两部名著的内容补写对联 上联: 下联:奇思妙想 古老伊索讲述智慧寓言

7.江南的山多崇山峻岭,江南的水柔肠百转,韵味悠长。有人游玩了江南情不自禁地写了 一副对联,下面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和横批,请补写出上联。(5分)

上联: 下联:曲水清流温婉细腻哺育才子佳人 横批:山高水长 8.综合实践活动。(6分)

七年级语文 第1页 共4页

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 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上古暑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二、阅读与理解(54分) (一)现代文阅读

《罗圈腿的小猎狗》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涛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七年级语文 第2页 共4页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1.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3分)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

条狗。

3.公狼的出现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4.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5分)

《种植春天》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情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盼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士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是多么晚。 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它种植、诞生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为繁花万朵。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5、文章为什么以“种植春天”为题?(3分)

6、对待流浪的少女,国王的态度是 ;农夫的态度则是 。这里运用了 的

七年级语文 第3页 共4页

写法,表现了农夫待人 ,更加烘托出了国王的 性情。(5分) 7、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多选)( )(3分) A.那个少女就是春天,善待她就能拥有春天。

B.待人不能冷酷无情,只要热情友善地对待他人,就能得到回报。

C.这样静静等着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还有生活。只要我们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从身

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那么幸福就会永远属于我们。 8、“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你觉得除了春天,还会有些什么?(4分)

(二)文言文阅读

《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用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8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 ) (2)虽有至道( ) (3)然后能自强也( ) (4)教学相长也( ) (5)学者有四失 ( ) (6)或失则多( ) (7)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4、《虽有嘉肴》和《学者有四失》都出自《礼记》,下列选项中对这两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虽有嘉肴》告诉人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发现自身不足并努力完善自己,这样教与学就能相互促进。 B、《学者有四失》指出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扬学生的优点,纠正学生的缺点,就能获得教育的成功。

C、这两段文字谈论的都是老师如何教书育人,而并没有谈学生该如何学习。 D、两段文字中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对21世纪的人们来说仍有重要意义。

三、作文(55分)

林清玄说:“这世界从未隐藏它的智慧与启示,下雨的时刻,欢喜的人看来是甘霖,悲伤的人看来是眼泪;心清的人看来是醍醐,心浊的人看来是酸雨??”

请根据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七年级语文 第4页 共4页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模拟卷) 的文档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模拟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a53x1vfpe6ksx698r4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