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如何提高考生填报志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23:00: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如何提高考生填报志愿

湖北俩学霸邹英杰和王琛琪,因入学后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兴趣所在,分别从清华学和北京大学退学,复读后再考入北大的消息引发不少讨论。

有人感慨,为了理想的专业果断放弃不喜欢的方向,哪怕是承担重考失败的风险,当点赞。可也有人评价,学霸退学重考事件已非第一次发生,事件背后折射的是现行高考录取体系下,考生志愿满意率不高、考生填报志愿时盲目、不够审慎的现状。复读重考,其实是对考生宝贵时光及高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如何提高考生填报志愿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一方面,需要在报考志愿之前,鼓励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学科潜质所在。另一方面,要在录取环节以及之后的课程设置、转专业限制等人才培养环节做出更多努力。

考生:对专业和自己兴趣所在不够了解

高校:减少专业数量,实施大类招生

邹英杰被清华大学录取时,选择了精密仪器的相关专业。开始接触专业课后,他发现所学与自己的兴趣相差很远。xx年3月,实在坚持不住的他向学校提出了退学申请。

一部分考生填报专业时很盲目,被所谓热门专业、就业率高的专业所吸引和裹挟,还有一部分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待分而沽,不是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而是考虑这样的分数上哪个专业才值,这都是不科学、不理性的。采访中,不少高校招生负责人这样反映。高考信息每年都在变化,考生要把自身兴趣和高考政策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合理的报考志愿。

类似的困惑其实困扰着许多考生:高考之前,一直为了高考而努力,对于自己的兴趣特长只有一个朦胧的认知,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学什么,能做什么。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引导考生理性填报专业,不仅需要考生尽早明确自身兴趣所长和学科潜质,也需要高校在招生和选拔机制上做出更大胆的创新。为此,在近些年来探索的基础上,不少高校今年全校推广大类招生和培养。

以清华大学为例,xx年,机械工程学院下属的4个专业:机械工程(含机械工程实验班)、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及能源

与动力工程,合并为机械大类,统一进行招生工作。学生入学后第一年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二才分流到各个专业。

机械学科是清华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招生大户,每年招收学生400多人,施行大类招生,对清华现行的教学培养方案、学生工作管理等工作都是巨大的挑战,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大类招生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介绍。

之所以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就是打通相关学科内各专业低年级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专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便于学生在大类分流和跨大类转专业时理性选择专业。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史贞军介绍。

考生:发现所选专业并非自己的真爱

高校:可以转专业,提供辅修、双学位

在浙江大学温州招生组举办的志愿填报现场,许多考生和家长们都会问:学生进入高校后,如果发现专业不适合能换吗?

可申请转专业。学校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王东介绍,xx年开始,浙大将提供3次转专业的机会:入学时、一学期一学年后、三年级之内。浙江大学除10%的专业外,其余专业全部有空位。学生想去最热门的专业不一定能成功,但不想学哪门专业可以保证不去。

武汉大学也不例外,学生入学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转专业。

除了转专业外,学生还能通过辅修等方式找到另外的可能。在浙大,辅修、双专业、双学位、交叉学科辅修等项目已经覆盖全校大部分专业。在武大,除了医学专业外,所有专业均提供辅修和双学位培养方案。同时,扩大任意选修课,取消指定选修课,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招生简章引起很高关注,原因是考进元培学院的学生入学后可以有两个方向的专业选择:一个是在整合科学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古生物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元培学院开设的专业中选择,另一个是可在全校各院系开设的所有专业中自由选择。学生在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

养目标有进一步了解后,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在全校范围自主选择专业。

随着社会发展,复合类学科背景人才需求日渐旺盛,加之对于大学究竟该培养怎样的人,是掌握某项技能的专业人才,还是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创新能力的通才的反思,如今,关于通识教育、交叉培养的理念已经越来越为高校所接受。

当然,自由转专业在未来或许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阻力。有高校负责人分析,随着未来部分省份探索取消录取批次和按照专业(类)或科目分组投档录取,同一学校各专业间生源结构、学科基础和录取分数差异化将更加明显,有可能会出现同一所大学内,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分数悬殊的情形。如果不同专业的考生进入大学后,分数相差悬殊,是否还能自由转专业?如果还可以,是否会成为新的投机与寻租空间?

考生:如何为职业生涯打基础

高校:培养学生对的兴趣

搜索更多关于: 2020年如何提高考生填报志愿 的文档
2020年如何提高考生填报志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ahpd1pr8k7zlrl1bkfq6d7jn4l91z0134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