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前池挡墙地基处理采用直径1.0m的钻孔灌注桩。引渠挡墙、清污机桥、压力水箱、出水箱涵和闸门井的地基处理均采用直径0.8m的钻孔灌注桩;前池和出水口地基处理采用木桩,木桩小头直径120mm,纵横桩距0.5m。
1.6机电及金属结构
新闸口泵站安装4台ZQ3610-5型潜水轴流泵(叶片角度0°),在设计扬程下单机流量为2.0m3/s,单台配套电机功率160kW,效率为85.0%。
本工程为新建排涝泵站,用于防洪排涝,为二级负荷。泵站共设4台潜水轴流泵机组,单台配套电机功率160kW,电压等级为10kV,总装机容量为640KW。
10kV负荷开关柜、变压器柜、0.4kV配电柜在管理房内,水泵软起动柜布置在泵房内。
本工程设自动化系统一套,主水泵及出水涵闸门除通过现场控制柜就地控制外还可通过PC机远程控制或根据PLC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控制。
泵站出水涵闸门为潜孔平面滑块直升式钢闸门,单向挡水,净尺寸2.5m×2.5m(宽×高)。闸门采用双吊点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操作,工作行程3.5m。其它金属结构包括清污机、皮带式污物传输机、拦污栅等。
1.7工程管理
新闸口排涝泵站建成后,应成立专门机构或交付当地水行政部门进行管理。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按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泵站管理范围根据《XX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及《XX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确定。管理设施包括厂房和控制用房,必要的观测、交通和通讯设施。
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应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操作。当遭遇暴雨内河水位上涨时,开动泵站进行排水,但内河水位不能低于最低运行水位;当外河水位超过泵站出水侧最高运行水位时,排涝应停止。在预测到有暴雨发生时,可以对内河水位进行预降。
1.8施工
工程场地区水源充足,主要材料均可就地购买,运输方便。施工场地水陆交通运输均可进入现场。陆路交通方面,堤顶道路与城区干道连通。
镇北河非汛期需临时架设机泵满足排水要求。工程施工需要在城南河上修筑施工围堰1道。场地地质条件较差,不利于施工,泵站施工期间基坑采用明沟集水、两端抽排的方式。
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石工程、闸门制作安装、机泵安装、电气安装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
1.9工程占地
本工程位于镇北河与城南河交汇处,已规划预留泵站的永久用地。
1.10环境保护
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污废水排放暂时对施工区周围城南河水质有一定的局部污染影响。土方开挖和回填工作中,泥土流失可能导致局部水域水体浑浊。工程竣工运行后,上述水质污染源不复存在。环境保护可由业主单位人员兼职负责,环境监测委托地方环境监测部门实施。
新闸口泵站工程建成后,按XX城规划的排水方案实施,将提高镇北河两岸片区的排涝能力,改善内部河道的水环境,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远大于不利影响,因此就环境而言,工程是可行的。
1.11水土保持
本工程是一个具有很大排涝效益的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把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控制到了最低程度,提高了项目区蓄水保土能力及植被覆盖率,同时也美化了周围环境。项目区新增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项目建设期,生产运行过程中不需扰动地面,不会新增水土流失。施工期采用护坡、播撒草籽、铺设塑料薄膜等防护。
1.12投资估算
工程总投资3515.8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654.01万元,机电及金属设备工程515.04万元,安装工程77.26万元,工程其他费用1012.73万元(其中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567万元),基本预备费256.81万元。
1.13经济评价
新闸口泵站工程以排涝功能为主,兼有改善内河水环境的功能,效益主要为排涝减灾效益,兼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新闸口泵站为该地区排水规划中的既定项目,为该地区开发建设的先提条件,因此应尽快实施。
2 水文
2.1流域概况
流经XX区的流域性河道有长江、滁河,老山山脉为天然分水岭。长江流经XX区乌江镇及桥林、江浦、顶山、泰山、沿江5个街道,在XX区境内长48.2km。XX区境内入江的主要河道有:驷马山河、石碛河、高旺河、城南河、七里河,朱家山河,石头河。
镇北河位于XX城南区,周边外河主要有长江、城南河、七里河。 长江:古名大江,下游XX段附近又称扬子江。长江XX段上起与安徽省交界的驻马河口,下至与六合交界的石头河口,属长江XX段的左岸(北岸)上游河段,岸线长约40km。本段长江流向总体呈西南~东北方向。本段长江河道为微弯分汊型,平面上呈藕节状,宽窄相间,自上而下分别有新济洲、梅子洲、八卦洲三个分汊段和七坝、XX—下关两处节点段。长江主流走向(自上而下)分别为新济洲右汊—七坝—大胜关—梅子洲左汊—九袱洲—八卦洲右汊,其中,七坝、梅子洲左汊、九袱洲三段主泓偏左岸(北岸)XX区一侧,新济洲、八卦洲两汊道段深泓偏向右岸(南岸)。
长江在XX以上汇水面积174万km2,占全流域的96.9%,长江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860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29000m3/s,最大洪峰流量为92600m3/s,最小流量为4620m3/s。本河段代表水位测站XX站最高潮位为10.22m,最低潮位为1.54m。
七里河:山丘区分东西两条支流,西支发源于XX区境内的大椅子山,东支发源于石婆山,东西两支流在老七里桥处汇合,形成圩区主河道,在七里河口处入长江,干流4.85km。流域总面积27.26km2,其中山丘区为15.46km2,圩区11.8km2。七里河系原江浦县和XX区的界河。
城南河:发源于长江北岸XX区老山南麓的黄山岭,山丘区分东西两条支流,在南门桥处汇合形成主河道,在新河口处入长江,干流长3.0km。城南河流域西北部基本为山丘区,流域总面积81.6km2,其中山丘区为45.3km2,圩区36.3km2。
镇北河:XX城南区的一条支河,河道西起东方红河,东至丰字河,河道长约0.7km,上口宽8~15m,河深约3.0m,未护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