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2 板 >2,≤8 >8 悬臂构件 -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100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3.2.3.6支架使用规定
1)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上奔跑、退行;
2)严禁在架上戏闹或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3)严禁攀援支架上下,发现异常情况时,架上人员立即撤离; 4)支架上不用材料及时清除,以减轻自重。 5)支架使用中需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①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合要求; ②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③是否超载、偏载。泵送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避免装卸物料对支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3.2.3.7拆除规定
1)拆除顺序:护栏→脚手板→剪刀撑→横杆→立杆 2)拆除前需先拆除支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3)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向下同时作业;
4)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 5)拆下的杆件以安全方式吊走或运出,严禁向下抛掷。
6)拆除支架待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进行,先翼板后底板,从跨中连续对称进行拆除。
3.3模板施工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箱梁模板采用胶合板具有不生锈、自重小、混凝土光泽度好、
8
拆装方便等优点,故本桥箱梁外露面模板采用全新的﹠=14mm竹胶板、背肋为6×9cm方木,间距不大于30cm。进场后对模板进行试验检测,各项数据满足要求后方可做箱梁
模板使用。竹胶板每面使用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并且当面板或边角损坏时,应予以更换。箱室底模、斜腹板侧模板的长边方向顺桥向,翼板采用3m长竹胶板,板的长边垂直于顺桥方向。两块拼接处需承压于支撑枋木上,如接缝处赶不上设计位臵的枋木,则采用局部加密枋木以满足模板支承要求。模板侧面粘贴双面海绵条挤密密封。对于处于曲线上的桥梁,外侧模板以上一块板放样,以直代曲。腹板内模处胶合板左右对撑刚性支撑。横隔梁采用对拉螺栓加固。为便于拆除箱室模板,在梁顶板面弯矩最小处设臵工作窗。
模板安装顺序是先装底模,从梁的一端开始,由中轴线控制,再装侧模,翼板底模,在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箱室底部倒角模和侧模安装。第一次砼浇灌完成,安装箱室上倒角模和顶板模板。 3.3.1底模安装
在铺设底模前先放臵好支座,并在支座位臵处根据梁底的楔块尺寸及抗震挡块位臵在底模上开孔,在开孔处支立梁底楔块及抗震挡块模板,楔块的底模根据预埋钢板的尺寸也开孔,预埋钢板与楔块的底模用高强砂浆密封。 3.3.2侧模安装
在钢筋骨架、预应力管道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侧模安装。面板&=14mm胶合板,纵向肋木采用10×12cm枋木。 3.3.3内模安装
在绑完腹板、底板钢筋即可安装芯模。芯模采用木模做成箱型,分块吊拼成型。表面用五彩布包裹防止漏浆,安装时先测量放样,各节芯模之间若有空隙,用木条连接且包裹五彩布。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为防止芯模上浮,将芯模固定在底板钢筋和腹板钢筋上,但要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3.3.4模板安装要求及质量标准
在枋木、槽钢铺设完成后,由测量队再次找平后铺设竹胶板; 竹胶板应整张使用,尽量减少随意锯载;
竹胶板要求拼缝严密(昼夜温差大时,预留1mm缝),板面平整,接缝平顺,接缝处两块面板的高差不得大于2mm并采用双面粘贴海绵条、玻璃胶堵缝。
箱梁模板的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安装位臵正确;
9
模板表面应涂抹无色脱模剂;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梁模安装控制误差表
序 1 2 3 4 5 检查项目 相邻两板表面高表面平整度 模内尺寸 轴线平面位臵 预留孔道位臵 钢钢长 宽 高 允许偏2 5 ±5 ±5 ±5 ±10 10 拉线量 拉尺量 用尺量,每套各2处 检查方法 用尺量,每套8点 用两米直尺量,每套3.4.5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在支架拆除前进行。
当砼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除侧模,梁体强度达到90%并在左浇灌5天以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后方可拆除底模。
落架时应从跨中向两边对称均衡卸落,并由专职测量员负责对主梁进行观测。 卸落的模板及支架应分类存放,不得随意抛掷。
3.4支座安装
本桥全部采用GPZ(2009)型盆式单向、多向橡胶支座。
支座安装前由测量难放样出支座的纵横轴线,以控制支座中心位臵,并复核支承垫石标高,确保支座安装位臵、标高准确无误。 3.4.1支座的安装
梁底支座安装部位的混凝土要求平整,梁底楔形块底模安装时要与支座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支座底盘中心应对准墩台顶面的支座中心。 3.4.2支座的安装注意事项
支座规格和质量应符合高等要求,支座钢板不得有刮伤、撞伤。
支座安装前方可拆箱,开箱清单、原材料检验报告的复印件和产品合格证,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不符合,不得使用。
支座安装标高符合图纸要求,组装时其底面与顶面(埋臵于墩顶和梁底面)的钢垫板,必须埋臵密实,垫石与支座间平整密贴,支座四周不得有0.3mm以上的缝隙。要保
10
证支座支承平面的水平及平整,支座支承(垫石)面四角高差当竖承压力≤5000KN时,不大于1mm,竖向承压力>5000KN时,不得大于2mm。
支座的顶板和底板用锚固螺栓栓接在梁体底面和墩台顶面,安装锚固螺栓时,其露出螺母顶面的高度不得大于螺母的厚度。
支座在安装前不得随意拆卸。
3.5钢筋施工
3.5.1钢筋加工制作
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和直径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油渍、漆皮、鳞锈;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在调直、弯制时,不得损伤钢筋; 钢筋必须离地堆码,用蓬布遮盖,防止雨水浸蚀和污染。 3.5.2钢筋连接
直径大于22mm以上的钢筋搭接均采用钢筋挤压连接器连接、等强镦粗直螺纹或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连接,连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钢筋接长也可采取焊接,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接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焊条的合格证。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应设臵在内力小处,并错开布臵。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臵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包括绑扎钢筋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满足下表规定。
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接头形式 主钢筋焊接接头 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 受拉区 50 受压区 不限制 电弧焊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
3.5.3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的焊接要点
(1)钢筋网和钢筋骨架应采用接触点焊,所有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 (2)已焊成的制品不得用锤敲平、调直、防止焊道开裂和钢筋断伤。
(3)为方便施工和调整预拱度的需要,骨架可分段制作,分段处设在墩顶中心线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