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000Hz B.13000 Hz C.20000 Hz D.20Hz 49、以下选项不属于思维过程的是( ) 。 A.分析 B.比较 C.适应 D.综合 50、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 )
A. 180~380nm B. 380~780nm C. 780~20000nm D. 20~20000nm
51、人们看到红色真皮沙发就产生了红颜色的视觉,摸一下则产生柔软的触觉,这些现象属于人的 ( )。 A.知觉 B. 直觉 C.色觉 D.感觉
52、人体测量学的均值表示人体尺寸数据分布的 ( )。 A. 集中趋势 B.离中趋势 C. 平均趋势 D.百分比值
53、在某办公椅的设计中,为提高适应性,将座高设计成可调式的,该功能尺寸的可调范围的最佳参考是( )。
A.第1百分位数~第100百分位数 B. 第5百分位数~第50百分位数 C.第50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 D. 第5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 54、人在静视野所能看到的色彩范围的形状大概是( )。 A.圆形 B.正方形 C. 椭圆锥形 D.长方形
55、人们从较亮的室外环境进入较暗室内环境时,人眼的适应过程称为( ) 。 A.明知觉 B.明感觉 C.明适应 D.暗适应 56、人的听觉对声音的最佳理解值的范围是( ) 。
A. 5~10 dB B. 17~21 dB C. 60~80 dB D. 120~140 dB 57、人在垂直面的静视野内最佳眼睛转动区是在标准视线 ( )。 A. 向上30o,向下25o B. 向上30o,向下30o C. 向上25o,向下30o D. 向上25o,向下25o
58、在室内过道设计时,所参考的下列人体尺度中,关系最小的是 ( ) 。 A.肩宽 B.最大人体宽度 C.胸厚 D.大腿厚度 59、下列不同的感觉中,属于本体感觉类型的是 ( )。 A.平衡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
6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的是( )。
A. 适应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选择性
61、夏天,人们看到室内挂着草绿色的窗帘就产生了清凉的感觉,这种现象属于对色彩的( )。 A. 感觉反应 B.知觉效应 C.直觉 D.感应刺激 62、以下选项中,关于人眼对色彩的感觉范围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色<蓝色 B. 蓝色>白色 C. 白色>黄色 D.黄色>蓝色 63、在人体工程学上,以下不可以用来测量作业强度的选项是( )。 A. 相对耗氧量 B. 心率 C. 脉搏 D. 相对能量代谢率
64、在门锁(拉手)设计中,应参照__________的肘高尺寸数值进行设计。( ) A.第5百分位 B.第10百分位 C.第50百分位 D.第95百分位 65、人站着时(立姿)的自然视线是 ( )。
A.水平的 B.水平向下10o C. 水平向下15o D. 水平向下25o 66、人的听觉对声音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 )
A.20~2000Hz B.200~4000Hz C.500~4000Hz D.500~2000Hz 67、水平视野的双眼视区大约为( )。 A. 左右各62o B. 左右各70o C. 左右各94o D. 左右各104o 6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的主要行为习性表现的是 ( )。 A.从众性 B. 左转弯 C. 抄近路 D.可恢复性 69、人体测量学中的百分位数是指 ( )。
28663 人体工程学试卷 第 5 页(共 18 页)
A. 比平均数大的百分位数 B. 比平均值小的百分位数 C. 与平均值相差的百分比 D. 人体尺寸百分位所对应的数值 70、人们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这一行为规则表明了 ( )。 A.理解性 B.适应性 C.对比性 D.选择性
71、视觉的明适应与暗适应相比,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两者的适应时间一样 B.明适应的时间更短 C.暗适应的时间更短 D.不清楚
72、坐姿眼高与下列设计中的哪一项关系最少?( )
A. 隔断高度 B. 办公桌高度 C.电视柜高度 D. 黑板 7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感觉的基本特性的是( )。
A. 补偿性 B. 整体性 C. 对比性 D. 适应性
74、人体不同姿势活动的相对能量代谢率不同,以下选项中相对能量代谢率最大的是 ( )。 A. 步行 B.上楼梯 C. 下楼梯 D.静坐
75、眼睛在垂直方向的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的运动速度相比,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相同 B.前者更快 C. 前者比后者更慢 D.不清楚
76、骨胳肌活动的能量来自细胞中的贮能元,这个贮能元是( )。 A. 三磷酸腺苷(ATP) B. 二磷酸腺苷(ADP) C. 磷酸根(Pi) D.乳酸
77、在扶手椅设计中,应参照______的坐姿肘高尺寸值来确定扶手的高度 ( ) 。 A.第95百分位 B.第50百分位 C.第10百分位 D.第5百分位
三、名词解释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2、基础代谢:维持生命所需的最小能量代谢。
3、听觉的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 4、私密性 :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人们对自己的状态和拥有的信息,设法控 制其对别人开放或封闭的程度。
5、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6、个人空间:p98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最小空间距离,称为个人空间。 7、疲劳 :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什么样的活动,都会产生机能衰退,能力明显 下降,有时还伴有疲倦等主观症状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疲劳。
8、领域 :领域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9、注意 :人的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上称为注意。
10、环境行为:p53人和环境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随空间状态的推移, 称之为环境行为
11、性格 :一般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 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重要、最鲜明的个体心理特征。
12、人的行为模式:p56人的行为模式就是将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性,总结和概括,将其规律模式化。从而为建筑创作和室内设计及其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13、想象 :利用原有的形象在人脑中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14、百分位 :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15、眩光 :物体表面产生刺眼和耀眼的强烈光线,引起视觉不适的状况或使视觉功能丧失而不能正确表现的现象。
16、静视野 :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四、改错题
28663 人体工程学试卷 第 6 页(共 18 页)
1、在人体工程学发展史上,1960年中国人机工程协会成立。
2、人的性格特征主要包括人对现实的态度特征、认识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 3、在人的静视野中,眼睛对绿颜色的感觉范围比其它色彩都更大。
4、人耳感应最迟钝的声音范围是500~4000 Hz 。 5、一般来说,人的听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6、在人体测量中,坐高是指在标准坐姿时从头项点到脚底水平面座面垂直距离。
7、肌力与性别、年龄与训练状况等因素有关,一般在年龄与训练状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女性与男性的肌力大小是相同的。 8、在人-机系统中,“人”指的是使用者,而“机”指的是生产所用的机器。 9、人体测量时,立姿所站立的地面或平台应是水平的;坐姿测量时的坐平面不必是水平的。 10、设计柜子时,只考虑使用者的有关人体尺寸就足够了。
11、在我国人体工程学发展进程中,我国第一次派人参加了1982年在东京举行的第八次日本人机工程会议。 12、在人的静视野中,眼睛对绿(白)颜色的感觉范围比其它色彩都更大。 13、人眼所见静视野的范围是椭圆锥体形状的。
14、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力会下降,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会增大。减小 15、人对声音强弱的感觉最灵敏。
16、随着负荷的增加,肌肉可缩短的程度以及缩短速度都会增大。 17、在操作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静态作业比动态作业形式更佳。 18、在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人-机-环境系统中, “人”指的是成年人。 19、椅子座面宽度的设计采用的是男性的高百分位数作为参考依据。 20、理解性是感(知)觉的基本特性之一。
21、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其中“机”指的是加工所用的机器。 22、在人的静视野中,眼睛对红颜色的感觉范围是最大的。 23、人是通过声波传入两耳时的频率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24、视力与最小视角存在一定的关系,最小视角越大,则视力越好。
25、静态肌肉施力的最佳值是低于该肌肉最大肌力的30%;简单的重复性动态作业时,施力大小也应低于该肌肉最大肌力的30%为佳。
26、在人体测量中,坐姿肘高是指在标准坐姿时从肘关节点到脚底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27、相对能量代谢率(RMR)可用于评价体力劳动的强度。RMR越大,表明强度越小。 28、个人空间是人在生理和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大空间。
29、人—机—环境系统的关系是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30、人体工程学中的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抵消的。 31、在人的静视野中,对色彩感觉范围是正圆锥体形的。
32、视力与最小视角存在一定的关系,最小视角越大,则视力越好。
34、听觉器官在专注接受某一种频率的声音时,对另一种频率的声音敏感性会相同。 35、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0~10000 Hz。 36、笔直坐时腰椎的受力比放松坐时的受力要大。
37、在人体测量时,立姿所站立的地面或平台应是水平的,而坐姿的标准坐平面是倾斜的。 38、整体性是感觉的基本特性之一。
39、按家具的功能分类,桌、台、几、案这类家具是属于储存类的家具。 40、在人的静视野垂直面范围中,眼睛对红颜色的感觉范围是最大的。 41、我国在人体工程学研究发展中,1959年成立《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1989 42、当人从较亮的环境进入较暗环境时,人眼的适应过程称为明适应。 43、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指的是成年人。
44、相对能量代谢率(RMR)可用于评价体力劳动的强度。RMR越小,表明强度越大。 45、视力与最小视角存在一定的关系,最小视角越小,则视力越差。
28663 人体工程学试卷 第 7 页(共 18 页)
46、人耳能忍受的临界上限值是120 dB,超过这个强度的声音会损坏听力器官。 47、放松坐时腰椎的受力比笔直坐时的受力要小。
48、根据家具的功能分类,办公桌属于凭倚类家具,大衣柜、书柜是属于坐卧类的家具。
49、静态肌肉施力的最佳值是低于该肌肉最大肌力的15%;与此相似,简单的重复性动态作业时,施力大小应低于该肌肉最大肌力的15%为佳。
50、相对耗氧量(Mets)也可用于评价体力劳动的强度。Mets越大,表明强度越小。 51、我国于1991年1月成为欧亚人类工效学协会的正式成员。
52、人体工程学中的人—机—环境系统,其含义指的是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即物品以及它们所处的空气环境所构成的整个系统。
52、在人的静视野中,眼睛对黄颜色的感觉范围是最大的。
53、随年龄的增长,人的听力会下降,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会增大。
54、肌力大小与肌纤维的粗细、年龄、性别以及营养和训练状况等因素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
55、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通常情况下人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55、领域是存在于人体周围的、生理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
56、人体测量时,立姿所站立的地面或平台要求是倾斜的、稳固且不可压缩的。 57、在设计办公椅时,座高尺寸的确定应参考第95百分位的膝腘高度数值。
58、人体疲劳的特性包括可感受性、可耐性、可恢复性、滞后性、暗示性和整体性。
59、1982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八次国际人机工程会议,该次会议我国是第八次派人参加。 60、在人的静视野中,眼睛对黄颜色的感觉范围比白颜色的更大。 61、人的静视野所见的范围是长方形的。
62、人的听觉对声波频率的感应比音强的更灵敏。
63、随着负荷的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会增大,能量消耗会增多。
64、在操作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静态作业比动态作业更好,更不容易产生疲劳。 65、在人-机系统中,人操作时的速度与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 66、人体测量中的标准差表示尺寸数据的分布的集中离散趋势。 67、站姿时的腰椎受力要比坐姿时要大些。
68、随年龄的增长,人的听力会下降,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会增强。
69、在人体工程学发展史上,19501957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工效学会。
70、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其中“机”指的是发动机。 71、人对频率范围在500~4000 Hz的声音最迟钝。
72、在人的静视野中,眼睛对绿颜色的感觉范围比蓝颜色的更大。
73、人眼辨识物体对象时,与照度、物体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毫无关系。 74、在人-机系统中,人操作时的运动速度越快,准确性越高。
75、相对能量代谢率(RMR)用于评价体力劳动的强度。RMR越小,表明强度越大。 76、按家具的功能分类,课桌、办公桌属于凭倚类家具,讲台、演讲台属于储存类家具。 77、人的静视野所见的范围是长方形的。
78、在人体测量中,坐高是指在标准坐姿时从头项点到脚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五、简答题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人体工程的任务就是从“系统”的总体出发,一方面既要研究人、物、环境各要素本身的性能,另一方面又要研究这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方式,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找出最优组合方案,使人-物-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即满足舒适、宜人、安全、高效、经济等指标。
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28663 人体工程学试卷 第 8 页(共 1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