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 廉洁校园
廉洁,总给人一种磊落坦荡而又正直清新的感觉,这是一种清风正气。廉政,在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到今天廉政已经发展成一种先进的文化。《吕氏春秋》有语:“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官员至今仍为人称道,比如宋朝时期明察秋毫,铁面无私,人称“包青天”的包拯。在新时代也涌现了一批廉政爱民的时代先锋,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他们将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因为他们将“扬正气、颂清风、崇廉洁”这一永不过时的时代华章奏响!
廉洁之风形成了一种文化——廉政文化,这是一种先进而高尚的文化。它不仅外在美,而且本质美,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务实、为民、清廉。身在大学校园中的我们通过对廉政文化的学习和具体事迹的领会,就会在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社会美。江苏江阴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始终保持着廉洁的本色,在村民们看来,凭着老书记的贡献,他拿双份工资,住两套房子,也不算过分,但吴仁宝却不这样想,他的工资一直低于村办企业的技术骨干,住房也始终跟不上“形势”。70年代初,华西新村绝大多数农民住进新瓦房,吴仁宝却仍住在祖上留下来的老屋里。后来,村东头300多幢农家别墅拔地而起,可吴仁宝仍“按兵不动”。如今,华西村的别墅楼已经建到第四代了,吴仁宝住的仍是几间破旧的楼房。在华西村村民住宅区大门口,有一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家有黄金数吨,
1
一天也不过吃三顿饭;房子豪华独占鳌头,一人也不过占一张床。”这是吴仁宝用来告诫大家,也更是用来告诫自己的箴言。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在他的眼里,个人的功名利禄轻如浮云,集体的事业却重于泰山,真正做到生命不息,为民服务不止才是最重要的。
廉政之风正吹遍校园,校园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也需要弘扬廉政文化,那么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涉猎廉政方面的书籍,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廉政文化,并付诸实践。在校园里“扬正气、颂清风、崇廉洁”不仅是反腐败,抵制诱惑,还包括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廉洁是美德,能涤荡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会成为克己奉公的人。廉洁需要源泉,源泉来自高尚的人格,真挚的情感,最重要的是讲求诚信,“廉者憎贪,信者疾伪”,诚信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之本。有的同学平时不好好学习,为了通过考试,不择手段作弊,这就是不诚信的表现,也是破坏廉洁和正气的表现,究其根本还是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由此可见要扬正气就必须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从一言一行做起,从自身做起,“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氛围。廉洁这个词走进了我们的校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即将步入社会,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肩负着为中华名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廉政文化建设就要从我们做起,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2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们当代大学生就应该有这样的风骨,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为营造“扬正气、颂清风、崇廉洁”良好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王润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