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5 (2009年临沂市)
如图1,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 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
,
图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09临沂26”,拖动点P在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PAM的形状在变化,分别双击按钮“P在B左侧”、“ P在x轴上方”和“P在A右侧”,可以显示△PAM与△OAC相似的三个情景.
双击按钮“第(3)题”, 拖动点D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观察△DCA的形状和面积随D变化的图象,可以体验到,E是AC的中点时,△DCA的面积最大.
思路点拨
1.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时,设交点式比较简便. 2.数形结合,用解析式表示图象上点的坐标,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3.按照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程.
4.把△DCA可以分割为共底的两个三角形,高的和等于OA.
满分解答
(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A(4,0)、B(1,0)两点,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y?a(x?1)(x?4),代入点C的 坐标(0,-2),解得a??.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115y??(x?1)(x?4)??x2?x?2.
2221(2)设点P的坐标为(x,?(x?1)(x?4)).
21①如图2,当点P在x轴上方时,1<x<4,PM??(x?1)(x?4),AM?4?x.
2如果
AMAO?PMCOAMAO?PMCO如果
1?(x?1)(x?4)?2,那么2?2.解得x?5不合题意.
4?x1?(x?1)(x?4)11?,那么2?.解得x?2. 24?x21(x?1)(x?4),AM?x?4. 2此时点P的坐标为(2,1).
②如图3,当点P在点A的右侧时,x>4,PM?1(x?1)(x?4)2解方程?2,得x?5.此时点P的坐标为(5,?2).
x?41(x?1)(x?4)1解方程2?,得x?2不合题意.
x?421③如图4,当点P在点B的左侧时,x<1,PM?(x?1)(x?4),AM?4?x.
21(x?1)(x?4)解方程2?2,得x??3.此时点P的坐标为(?3,?14).
4?x1(x?1)(x?4)12解方程?,得x?0.此时点P与点O重合,不合题意.
4?x2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 点P的坐标为(2,1)或(?3,?14)或(5,?2).
图2 图3 图4 (3)如图5,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AC于E.直线AC的解析式为y?设点D的横坐标为m(1?m?4),那么点D的坐标为(m,?1x?2. 2125m?m?2),点E的坐221125112标为(m,m?2).所以DE?(?m?m?2)?(m?2)??m?2m.
2222211222因此S?DAC?(?m?2m)?4??m?4m??(m?2)?4.
22当m?2时,△DCA的面积最大,此时点D的坐标为(2,1).
图5 图6
考点伸展
第(3)题也可以这样解:
如图6,过D点构造矩形OAMN,那么△DCA的面积等于直角梯形CAMN的面积减去△CDN和△ADM的面积.
设点D的横坐标为(m,n)(1?m?4),那么
111(2n?2)?4?m(n?2)?n(4?m)??m?2n?4. 2221252由于n??m?m?2,所以S??m?4m.
22S?
例6 (2009年上海市)
如图1,△ABC中,AB=5,AC=3,cosA=
3.D为射线BA上的点(点D不与点B重合),10作DE//BC交射线CA于点E..
(1) 若CE=x,BD=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 当分别以线段BD,CE为直径的两圆相切时,求DE的长度;
(3) 当点D在AB边上时,BC边上是否存在点F,使△ABC与△DEF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线段BF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备用图 备用图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09闸北25”,拖动点D可以在射线BA上运动.双击按钮“第(2)题”,拖动点D可以体验到两圆可以外切一次,内切两次.
双击按钮“第(3)题”,再分别双击按钮“DE为腰”和“DE为底边”,可以体验到,△DEF为等腰三角形.
思路点拨
1.先解读背景图,△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第(3)题中符合条件的△DEF也是等腰三角形.
2.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BD、DE、MN是解答第(2)题的先决条件,注意点E的位置不同,DE、MN表示的形式分两种情况.
3.求两圆相切的问题时,先罗列三要素,再列方程,最后检验方程的解的位置是否符合题意.
4.第(3)题按照DE为腰和底边两种情况分类讨论,运用典型题目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解题.
满分解答
(1)如图2,作BH⊥AC,垂足为点H.在Rt△ABH中,AB=5,cosA=以AH=
AH3?,所AB1031=AC.所以BH垂直平分AC,△ABC 为等腰三角形,AB=CB=5. 22因为DE//BC,所以
5ABAC,即5?3.于是得到y?x,(x?0). ?3DBECyx(2)如图3,图4,因为DE//BC,所以
DEAEMNAN,,即DE?|3?x|,??BCACBCAC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