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系贷款、群贷技术与金融制度边界 - 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研究及最新进展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9 16:31: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进口,政府对金融业进行干预,设定利率高限以向这些行业提供低利率资金,同时向存款人支付低利率;而对于中小企业和居民这类需要小规模贷款的客户,受到高限约束的利率无法弥补贷款成本,因此银行拒绝向他们提供贷款,他们只能求助于非正规金融∞2|。肖和麦金农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金融深化,即提高利率,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配置金融资源。3.政策误伤了中小企业贷款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政府发展战略,即政府基于赶超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密集型的大企业,忽略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利益集团控制银行排斥中小企业。政府与大银行大企业构筑政治联盟,让金融扶持大企业发展。CalomirisandHaber认为在寡头政体下,统治集团与银行大股东(内部人)和小股东很容易结成稳定的联盟,统治集团从银行获得资金融通及征税利益,大股东则获得高额薪酬以及向自己控制的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好处,而小股东提供银行资本金并得到较高的补偿[33|。三是所有制歧视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这种情况在中国比较明显。卢峰、姚洋认为信贷所有制歧视通过三个途径实现:贷款给国有企业即使偿还不上也不会受到追究;而贷款给非国有企业还不上会被怀疑存在贿赂;国有企业多为大型企业风险低,而非国有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风险高;监管部门的政策和纪律加重了所有制歧视。在这种情况下非国有企业获得发展的资金只能通过国有企业的漏损实现Ⅲ]。袁志刚、邵挺认为2000年后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我国国有企业形成了垄断利益集团,形成原因是行业监管者被被监管者俘获成利益集团的维护者而非社会利益的维护者∞5|。由于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几乎没有国家压制它们的发展,因此遭遇政策误伤的中小企业的境遇会得到逐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症结并非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过高,当扶持政策无法解决这一症结时,失败也就在所难免。在我国,配套的相关法律政策缺失或执行力弱化,都使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加难。五、金融制度缺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都存在共同的缺陷:金融错配与金融排斥。这两个研究领域虽然考察的是金融体系整体效率,但是中小企业也是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金融错配把中小企业资金供给不足当作一种重要错配,金融排斥则把中小企业视为被排斥的重要主体。74万方数据1.金融错配金融错配是把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放人生产函数中进行考察,以确定金融体制在配置金融资源的有效性。金融错配主要考察资本的重新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单位资本收入差异很大,学者们对此有诸多解释。有学者认为,’rFP国际间的差异是造成上述结果最重要的原因,并且认为技术条件不同是造成TFP国际间差异的原因。BanerjeeandDuflo则认为要素(劳动与资本)在不同企业之间的配置差异是造成TFP跨国差异的最重要原因。他们发现,在同一个经济体中,同一要素在不同企业间的回报率有差异,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不同国家之间。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证明贷款限制造成资本错配,并发现资本错配导致印度的人均产出率降低了5%ⅢJ。HsiehandKlenow利用企业数据计算了中国、印度和美国的金融和劳动力错配对TFP的影响,结果显示三个国家都存在错配现象,只是中国和印度比美国错配程度更高一些,作者以美国为参照系认为如果中印资本与劳动力配置与美国看齐,那么中国的’rFP将会提升30%一50%,印度的TFP将会提升40%—60%。在错配中,中国和印度的国有企业错配最严重,拉低了TFP水平[37]。邵挺利用我国工业企业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拉低了整体资本回报率,相对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在1999和2007年资本回报率分别低于13.8%和48.3%,集体企业分别比其他所有制企业低8%和4.3%。数值模拟显示,如果消除这种金融错配,我国的GDP增长量比目前提高2%一8%【3引。我国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Buera,KaboskiandShin利用包括OECD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针对金融摩擦导致的金融错配进行了研究,文章把经济法中合同的强制执行强度视为金融摩擦的替代指标,并将其与一国企业外部融资占GDP的比值联系在一起,再以美国为基准计算各国TFP与美国的比值,然后把两个比值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FP与美国相比降低的36%是由金融摩擦导致的资本错配造成的。模型显示,与美国相比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金融摩擦导致的金融错配现象,金融发展水平最低国家的总TFP水平要比美国低40%。他们还发现自我融资(selffinancing)和私人市场弱化了正规金融市场的错配效应Ⅲ1。2.金融排斥排斥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研究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融合。金融排斥作为社会排斥的一个子领域,指金融体系中某些群体或地区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它最先由地理学家Leyhonandr11lm提出,他们研究了居民到金融服务网点的实际距离对居民获得金融服务便利性的影响,当金融机构关闭贫困地区的网点而将业务重点集中于城镇中心,因地理空间以及缺少必要交通工具一些人就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由此造成了“金融排斥”㈤J。随后一些研究关注于社会的一部分群体获得金融服务困难问题,如现代支付体系、消费贷款和保险等。KempsonandWhyley把金融排斥的类型总结为六种,分别为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HIJH2|。ChantLinkandasscociates研究认为金融排斥不应当只限于个人和家庭,还应当包括地理区域或社区以及企业,后两者在之前的金融排斥文献中较少出现,但是却提出了中小企业也受到了金融排斥的观点M3l。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排斥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现象。Aizcorbeeta1.利用美国1998--2001年美联储对家庭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财务状况,就2001年情况,9.1%的家庭没有交易账户,6.9%的家庭没有任何形式的金融资产,25%的家庭没有贷款,上述情况与家庭收入、教育程度直接相关ⅢJ。EuropeanCommis?sion报告利用英、法、德、意等欧洲十五国2003年对成年人调查数据,从银行交易、存款和贷款三方面衡量金融排斥程度,没有银行账户者占18%,没有存款者占30%,没有贷款者占40%。人均收入越低国家金融排斥越重。世界银行2008年报告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和居民金融排斥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调查发现发展中国家中60%多的中型企业和70%多的小型企业新项目不使用外部融资,金融机构越不发达外部融资比重越低;家庭中没有金融机构账户的比重,拉美地区为40%一80%,亚洲为40%一60%,非洲撒哈拉国家为80%以上M5|。总的来说,金融排斥现象在区域间、人群间以及企业间普遍存在,在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六、研究新视角:金融制度边界1.对既有文献的简单评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普遍性以及长期得不到解决,说明既有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共同的缺陷。回顾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既有成果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站在金融角度,研究现有金融制度下金融能提供什么以及中小企业如何满足金融的标准和要求,较少根据中小企业特点设计相应的产品,即站在卖方而万方数据非买方立场上考虑问题。体现在金融制度构建上,则是以控制风险为核心构建金融体系并不断对其进行修补,根本没有把企业的需求放在首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金融机构运营原则以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以巴塞尔协议为核心,银行监管制度以及银行运营原则以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即通过历史数据计量资产风险并通过组合来降低风险。在这样的监管规则导引下,银行会规避从计量角度看来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吸引透明度高风险小的大企业;银行发展方向也向全功能、大型化发展,以便通过多样化产品、多行业、多地域贷款的组合降低风险。其二,监管制度对银行从业务到公司治理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标准化,银行失去了经营的多样化,无法为多样化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其三,为防范风险监管当局对银行的监管越来越保守,资本充足率不断提升,风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展,但对于如何服务于中小企业需求的研究却未见增长,造成贷款供给紧张局面不断升级。其四,金融利益集团化在各国不同程度存在,这些利益集团在国内以防范风险名义拒绝竞争与开放,在国际上则通过监管标准国际化形成国际联盟;利益集团通过信贷配给进行利益输送与政治势力和大企业结成联盟,并通过各种立法来确保自己利益、维持垄断地位,让中小企业无法充分表达利益诉求。中小企业的缺陷是与生俱来的,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改变多少,期望改变中小企业特点以适应银行的理论和实践必然收效甚微。可以说以卖方市场为基础构建的金融体系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基于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创新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开发关系贷款和群贷技术等,只是这样的研究和实践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方向应以中小企业为核心基于买方市场而确立。2.研究新视角:金融制度边界以中小企业信息特点为基础,基于买方市场角度,我们提出了金融制度边界的概念,以此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假设存在一个经济体,其中有诸多融资需求人,构成集合x,如图1所示,集合中的每个点看作一个融资需求人。经济体中同时存在诸多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向需求人提供融资,构成金融制度。我们把所有能够从这个金融制度中获得资金的需求人视75为一个集,标记为集合A,称为金融制度集,即图1中不规则圆,有ACX。在集合A外边的点,即集合x—A为体制无法供应的资金需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是要缩小集合X-A。况下,强调用普惠金融理念建立一种全新的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体系,实现金融的包容性服务。邢乐成提出了用普惠金融理念建立全新的微金融服务和管理模式,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实践了一段时间,并建立了一些有效的制度,如解决信息、资金来源和增信功能的平台模式,降低信息成本的互联网模式,以及解决信息、资金来源与激励的批发金融模式等㈣J。这些在实践中获得较好结果的模式是今后理论研究的渊源,也是进一步推广普惠金融制度的逻辑起点。圈1金融制度边界的研究并不多见,就我们提出的模型的内容,有两位国内学者的研究与此相关。张杰讨论了金融制度边界的决定因素,他从企业边界理论出发主张用交易成本确定金融制度边界,交易成本的变化影响着金融制度边界的扩张与收缩ⅢJ。昝廷全对制度及其边界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制度的功能在于区分出行为的可行集和不可行集,并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设X为行为集的全集,制度可以用x中的一条封闭曲线(r)来描述,曲线内部(x.)表示制度所允许的行为集,曲线的外部(xⅡ)表示制度所禁止的行为集,曲线本身则为边界,它是制度允许与不允许的交界点H川,他的模型与我们构建的模型形式上一致,不过其研究并没有探讨边界形成机制,更没有与产权、制度、成本等经济因素相结合,造成其后续的研究停留在数学层面的描述。缩小集合X-A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扩张既有金融制度边界。既有金融制度边界的扩张是改进既有金融制度以包容更多中小企业,由于制度边界的扩张与制度成本的变动相联系,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诸多的研究成果可以引入进来。产权经济学在分析企业边界(通过研究一体化)时发现了诸多影响企业边界的因素,对这些问题的改进有助于扩大金融企业边界,进而扩大金融边界;另一方面对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成本的分析也有助于研究金融制度边界受限的原因,为金融制度的改进提供借鉴。在具体执行层面,首先需要让既有金融制度归位,让融资需求人找到这些制度下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同时建立健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现企业与融资机构的匹配;其次允许金融机构使用和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的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扩大既有金融制度的包容性;第三是放松管制,增强竞争,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二是在集合X-A中建立新的制度集。新金融体制在承认既有金融体制存在的情76参考文献:[1]BergerHessA.N.andG.F.Udell.Theeconomicsofsmallbusi?rolesofprivateequityanddebtmarketsinfinance:Thethefinancialgrowthcycle[J].JournalofBanking&Fi-nance,1998,(22).[2]李志赘.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3]stiditzJ.E.andA.Weiss.Creditimperfectrationinginmarketswithinform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1,(71).[4]JaffeeD.andT.Russell.Imperfectinformation,uncertain—ofEconom?ty,andcreditrationing[J].QuarterlyJournalics,1976,(4).[5][荧]弗雷克斯.微观银行学[M].刘锡良.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6]KeetonW..EquihbriumGarlandPress,1979.creditrationing[M].NewYork:[7]DiamondtedDouglasW..Financialintermediationanddelega-ofEconomicmonitoring[J].ReviewStudy,1984,(3).con-[8]GaleD.andM.Hellwig.Incentive—compatibledebttracts:theone—periodproblem[J].ReviewofEconomicStudy,1985,(LII).[9]BesterHelmut.ScreeningVS.rationingincredit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5,(4).[10]BootAmoud,A.V.ThakoringandG.F.Udell.Securedlend-analysis,policyimplica-anddefaultrisk:equilibriumtionsandempiricalresults[J].EconomicJournal,1991,(101).[11]BohonbasedPatrickandD.S.Scharfstein.Atheoryofpredationonagencyproblemsinfinancialcontracting[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0。(80).reputation:thechoicebe?[12]DiamondD.W..Monitoringandtweenbankloansanddirectlyplaceddebt[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debt[J].Journal[13]RajanR..Insidersandoutsiders:thechoicebetweenrein-alTn’stionshipandlengthofFinance,万方数据1992,(47).[33]CalomirisC.andS.Haber.Fragilebanks,Durablebar-[14]BerlinM.andL..Mester.Debtcovenantsandrenegotia—gains:whybankingisallaboutpoliticsandalwayshadtion[J].Journ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1992,(2).been[R].Mimeo,StanfordUniversity,2011.[15]BootA.W.,S.I.GreenbaumandA.V.Thakor.Reputa-[34]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tionanddiscretioninfinancialcontracting[J].American[J].中国社会科学,2004,(1).EconomicReview,1993。(83).[35]袁志刚,邵挺.重新审,院1li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功能及[16]BootA.W.,S.I..GreenbaumandA.V.Thakor.Reputa-其进一步改革[J].学术月刊,2010,(1).tionanddiscretioninfinancialcontracting[J].American[36]BanerjeeA.andE.Duflo.GrowththeorythroughthelensEconomicReview.1993,(83).ofdevelopmenteconomics[A].P.AghionandS.Durlauf,[17]PetersenM.A.andR.G.Rajan.Theeffectofcreditmar-eds.HandbookofEconomicGrowth,V01.1A[C].Amster.ketcompetitiononlendingrelationships[J].Quarterlydam:Elsevier,2005.JournalofEconomy,1995,(110).[37]HsiehC.T.andP.J.Klenow.Relativepricesandrelative[18]Bhattacharaya,S.andG.Chiesa.Proprietaryinformation,prosperity[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7,(3).financialintermediation,andresearchincentives[J].Jour-[38]邵挺.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来自h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1995,(4).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研究[J].金融研究,[19]StigiitzJ..Peermonitoringandcreditmarkets[J].wo瑚20lO,(9).BankEconomicReview,1990,(4).[39]BueraF.J.,J.P.KaboskiandY.Shin.Financeanddevel.[20]BesleyT.andS.Coate.Grouplending,repaymentincen—opment:ataleoftwosectors[J].AmericanEconomicRe-fives,andsocialcollateral[J].JournalofDevelopmentE—view,2011,(101).conomics,1995,(46).[40]LeyshonA.andN.Thrift.TherestructuringoftheUKfi.[21]GhatakM..Grouplending,localinformation,andpeer辩-naneialselvieesindustryinthe1990s:areversaloffor-lection[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1999,(60).tune?[J].JournalofRuralStudies,1993,(9).[22]GhatakM..Screeningbythecompanyyoukeep:jointlia-[41]KempsonE.andC.Whyley.Theextentandnatureoffi-bilitycreditcontractsandthepeerselectioneffect[J].E—naneialexclusion[R].Bristol:PersonalFinanceResearchconomicJoumal,2000,(110).Centre,UniversityofBristol,1999.[23]vanTasselE..Grouplendingunderasymmetricinforma-[42】KempsonE.andc.whyley.neprocessesandconse-tion[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1999,(60).queneesoffinancialexclusion[R].Bristol:PersonalFi-[24]AgIIi锄A.andC.GoHier.Peergroupformationinanad-nanceResearchCentre,UniversityofBristol,1999.verseselectionmodel[J].EconomicJournal,2000,(110).[43]ChantLink&Assceciates.Areportonfinancialexclusion[25]l_affontJ—Collusionandgrouplendingwithadverseselec.inAustralia[EB/OL].www。aI屹.corn/resources/.tion[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3,(70).[44]AizcorbeA.M.,A.B.KenniekellandK.B.Moore.Recent[26]GuttmanJ.M..Assortativematching,adverseselection,changesinU.S.familyfinances:evidencefromthe1998andgrouplending[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es,and2001surveyofconsumerfinance[R].FederalReserve2008,(87).Bulletin,2003.[27]BholeB.amdS.Ogden.Grouplendingandindividual[45]EuropeanCommission.Financialservicesprovisionandlendingwithstrategicdefault[J].JournalofDevelopmentpreventionoffinancialexclusion[EB/OL].www.pfrc.bris.Economies,2010,(91).ac.uk/completed_research/Reports/.2008.[28]AdamsD.andJ.D.Pischke.MieroenterpriseCreditPro.[46]张杰.交易成本、法律传统与金融制度边界的决定[J].gralll8:‘D6jaVu'[J].worldDevelopment,1992,(20).财贸经济,2012,(2).[29]朱玲.中国扶贫理论和政策研究评述[J].管理世界,[47]昝廷全.制度的数学模型与制度设计的两个基本准则1992,(4).[J].中国工业经济,2002,(2).[30]MorduehJ..Themierofinaneepromise[J].JournalofEco-[48]邢乐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基于普惠金融的视nomicLiterature,1999,(XXXVH).角[J].理论学刊,2013,(8).[31][美]肖?爱德华?s.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邵伏作者简介:邢乐成(1962一),男,管理学博士,济南大学经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32][美]麦金农.罗纳?T.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责任编辑:张蕴萍陈昕,卢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万方数据

关系贷款、群贷技术与金融制度边界 - 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研究及最新进展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ioz81g9y9kcel7h0s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