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普通话里除了e和er外,其余的韵母都可以儿化。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如下:
1、 韵母或尾音是ɑ o e ê u的,原韵母不变,只加卷舌动作。如:
a [a→ar] 打杂儿 哪儿
o [o-or] 坡儿 碎末儿
ao [au→aur] 口哨儿 掌勺儿
u [u→ur] 爆肚儿 水珠儿
e [γ→γr] 打嗝儿 挨个儿
ie [i&603;r] 锅贴儿 台阶儿
2.韵母为i、ü的,儿化后在原韵母之后加上er。如:
i [i&601;r] 小鸡儿 玩意儿
u [y&601;r] 毛驴儿 小曲儿
3、韵尾为i、n的,儿化后丢掉韵尾加卷舌动作。有的要改变或增加韵腹e。如:
ai [ar] 小孩儿 盘菜儿
an [ar] 包干儿 快板儿
uen [u&601;r] 棍儿
in [i&601;r] 够劲儿 送信儿
un [y&601;r] 裙儿 合群儿
4、主要元音是- i(前)、-i(后)的韵母,儿化时主要元音变为[&601;]并卷舌。如:
-i(前)[&601;r] 台词儿 枪子儿
-i (后)[&601;r] 树枝儿 果汁儿
5、 ng韵尾的韵母在儿化时丢失韵尾后,韵腹变成鼻化元音,同时加卷舌动作。如:
ang[a&771;r] 药方儿 鞋帮儿
eng [&601;&771;r] 板凳儿 灯儿
ing [i&601;&771;r] 瓶儿 钉儿
ong [&361;r] 胡同儿 空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