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29 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类型(无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6:32: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初中科学

专题29 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类型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的变化 有 生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的 或 发生了改变 常伴随 、 、 、 、 等现象 镁条燃烧、铁钉生锈 生成 概念 的变化 基本 没有 生成 特征 本质 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变,变的是粒区别 子的 和 现象 通常在 、 方面发生改变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铁丝弯曲 判断 没有生成 依据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 (填“一定”或联系 “不一定”,下同)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 就表示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考点二基本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比较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定义 由 物质反应生成 物质的化学反应 由 物质反应生成 物质的化学反应 表达式 A+B+??→M M→ A+B+??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一换一 二变二 由一种 和一种 反应生成另一种 A+BC= 和另一种 和另一种 的化学反应 B+AC 由两种 互相 生成两种新的 的化学反应 AB+CD= AD+CD 2.基本反应类型规律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 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是 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结果是:生成物中一定有 、 或 。

(3)中和反应是指 和 反应生成 和 的化学反应。中和反应 (填

1

“是”或“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考点三氧化还原反应

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

2.物质与氧化物的反应中,物质从氧化物中得到了氧,属于 反应,氧化物中的氧被夺走,属于 反应。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叫 ,具有 性;失去氧的物质叫 ,具有 性。 高温

4.举例:Fe2O3+3CO=====2Fe+3CO2其中Fe2O3是 剂,具有 性,发生了 反应;CO是 剂,具有 性,发生了 反应。 5.常用的还原剂有 、 、 等。 考点四燃烧反应

1.燃烧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 发生的一种 、 、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 ?? ????

3.灭火的原理? ?满足一条即可

?? ????

4.促进燃烧的方法?

? ?

5.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是由于 或 在有限空间内

达到 ,遇到 迅速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 ,气体体积 造成的。爆炸 (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由燃烧引起的爆炸 (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6.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1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一般情况下,可燃物在由缓慢氧化引缓慢进行的氧化反慨念 种发光、放热、剧烈的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起的自发的燃应 氧化反应 速燃烧 烧 发生 温度达到可燃 条件 物的着火点 是否 发光 发光 能量 放热明显 变化 温度达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 发光 放热明显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无明显发光现象 发光 温度不需要 达到着火点 放热较慢,不容易放热明显 察觉 2

联系 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爆炸也不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缓慢氧化不一定起的引起自燃,但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 中考典型精析

例1 (2012·台州)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钢铁生锈 C.玻璃破碎 D.灯丝发光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例2 (2012·温州)如图是表示物质间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模型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下列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造米酒 B.现榨果汁 C.碾磨米粉 D.溶解蔗糖 2.(2012·广东)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煤油作燃料 B.铝作导线 C.石墨作笔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2012·扬州)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分蒸发 B.菜刀生锈 C.食品变质 D.蜡烛燃烧 4.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代表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2012·盐城)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

6.(2012·杭州)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

3

A.氢气有还原性 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 D.氢气对人体无毒

7.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1燃烧循环:燃料――→燃烧产物

2太阳能或生物能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

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均为物理变化

8.(2012·衢州)金属材料的使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用活泼金属制取不活泼金属是常高温

用的方法,如4Na+TiCl4=====4NaCl+Ti,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2012·金华)在街头巷尾会看到一些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在表演的场景:表演者在一个普通脸盆里放一张纸片,然后双掌盖在脸盆上方做发功状,过一会儿,盆里的纸片燃烧起来,引得围观者一阵喝彩,以此骗取大家的信任,从而诱导他人购买他的“灵丹妙药”。其实,这种骗术只要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就能戳穿。下列对纸片着火原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特异功能”能使纸片着火 B.趁人不注意点燃了纸片

C.脸盆里有电子点火装置 D.纸片上粘有着火点很低的某种物质

10.(2012·天宁)课本上介绍的实验室制取O2、H2、CO2气体的方法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高温

11.(2012·防城港)在C+2CuO =====2Cu+CO2↑反应中,Cu元素由+2价变为0价,C元素由0价变为+4价,这类在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推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点燃

A.C+O2=====CO2 B.2NaOH+CO2===Na2CO3+H2O △点燃

C.2HgO=====2Hg+O2↑ D.2H2S+3O2=====2SO2+2H2O

12.(2012·兰州)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3.(2012·淮安)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4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29 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类型(无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uo70xoly0zn011pb7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