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4:15: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3)外来入侵物种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大都非常强。且缺乏天敌制约,在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常呈“J”型增长,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

答案:(1)无机盐 污染空气(或污染环境) 能量利用率 分解者 物质循环再生 (2)环境容纳量(K值) 多样性 (3)繁殖能力 天敌

12.(2019·山东青岛一模)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的濒危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我国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_______。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有2 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

(3)如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750 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_______kg,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发生进化。

解析:(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根据题意,朱鹮的初始数量为2 200只,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是2 200×(1+m)n。(3)分析食物网,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小鱼、浮游动物和泥鳅;若有750 kg浮游植物,计算朱鹮增重的最大值,能量传递效率应取最大传递效率20%,食物链取最短食物链,因此朱鹮最多增重为750×20%×20%=30 kg。(4)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1)就地保护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2)2 200×(1+m)n

(3)浮游动物、小鱼、泥鳅 30 自身的呼吸作用 (4)行为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13.(2019·扬州适应性考试)近年来,国内多个省份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警钟。图一表示土壤中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通过栽种吸镉

第 5 页

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二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燃烧的气化温度。已知镉化物的气化温度为420 ℃。请回答问题。

(1)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________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2)研究表明,某些植物能促使吸收来的重金属与纤维素、果胶、有机酸等结合而分别沉积到细胞壁和液泡等处,并依靠________(细胞结构)的功能,使污染物与体内的敏感分子或部位隔离,不干扰正常的细胞代谢。对栽培的此类植物要及时收割,以避免植物体内的重金属通过________等途径重返土壤中。

(3)两种植物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根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的植物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土壤中的重金属被植物吸收后,可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的浓度就越高,最终可能危及人的健康。(2)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和果胶,而有机酸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因此重金属与纤维素或果胶、有机酸等结合后,重金属沉积在细胞壁和液泡等处,但通过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阻隔,可避免重金属与细胞中其他成分接触。如长时间不收割此类植物,植物的枯枝落叶落到地上,重金属又会返回土壤中。(3)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是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直接原因是根细胞膜上运输镉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由图二可知种植蔓田芥的土壤镉化物含量比少花龙葵少,说明,蔓田芥吸收镉化物能力强,蔓田芥干物质的燃烧气化温度比少花龙葵低,便于镉化物回收提取。

答案:(1)食物链 (2)生物膜 枯枝落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运输镉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 蔓田芥 对镉化物吸收能力强,气化温度低(便于镉化物回收提取)

第 6 页

搜索更多关于: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的文档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bws949cn33ef8l940oa3cwgi893aj006g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