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铁路专用线工程,涉及国家安全、秘密范围,施工图纸已齐备,现场准备工作已完成, 完全满足开工条件。业主要求该项目于1999年1月1日开工,至1999年12月30日完工,总工期为12个月。 问题:
(1)该工程应采用何种招标形式,为什么?
(2)根据该工程情况,招标文件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3)当施工单位已进入现场,临建设施已经搭设,但尚未破土动工,在材料及机具尚未进场以前,对建筑物地基进行补充勘察时,发现原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经业主协商,需将原设计的地基处理进行修改。因此,施工单位对业主要求索赔如下:
1)预计地基处理施工需增加工期1个月(30个日历天),故施工单位要求将原合同工期延长30个日历天。
2)由于工期延长,业主需赔偿施工单位额外增加的现场经费(含临时设施费及现场管理费),即:
3)由于工期延长,业主需赔偿施工单位流动资金的积压损失费(按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试问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出索赔要求应如何评审?简述施工索赔的主要因素?
(4)本工程在甲乙双方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时,约定按工程合同价款的3%预留保修金,该保修金由业主存入专门银行备用,待保修期满双方再行结算。此项保修金宜在( )。试说明选择的理由。
A. 工程竣工结算时一次扣留 B.业主支付工程进度款时扣留 C.业主在支付工程预付款时一次扣留
(5)该工程由于设计变更致使工期延长1个月,延长工期正值冬期施工。因此,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索赔冬期施工增加费,试问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第 9 页 共 16 页
3、某施工企业承包了一段既有线铁路改造工程,内容有桥涵、路基和轨道等。工程开工后,该施工企业未经业主同意便把某桥涵顶进工程的施工任务分包给一家具有专业承包资质的公司施工。顶进施工过程中,造成运营线路发生行车安全大事故,并造成一次死亡2人的事故。 问题
1.施工企业将桥涵顶进工程分包出去是否合法?为什么?
2.根据铁路建设质量事故的等级划分,其属于哪类事故?施工企业如何处理此次事故? 3.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营业线上的桥涵顶进的施工安全?
4、桥梁基础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现裂缝,施工项目负责人要求施工队每日测量裂缝发展情况,并提出只要裂缝宽度不超过5mm就继续施工。后来裂缝发展到12mm才向监理单位报告。经调查,该明挖基础挖至基底未经勘察设计单位检查鉴定即自行开始混凝土施工。 问题
(1)施工项目负责人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简要说明质量事故处理一般程序。 (3)并分析质量事故责任。
5、施工单位承建某客运专线一座节段拼装梁特大桥。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编写了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并将节段拼装梁列为质量控制重点,将线形控制列为关键工序。在施工过程中,主桥墩被业主列为“样板工程培育点”。在质量认证审核时发现:质量计划无更改和完善记录。主桥墩身因表面质量问题,未通过样板工程验收。现场验证情况:拌和站采用了1台120立方米/小时的强制式拌和机,2个100吨水泥罐,石子、砂子各设一仓:水泥、砂子、石子采用微机控制自动计量系统计量,水采用电子流量计量。内业资料显示:石子粒径10~25毫米,砂子细度模数2.3~2.5,清洁度均符合要求;C4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
第 10 页 共 16 页
石子:外加剂:水=480:698:1050:6.8:198,试块各龄期强度合格;拌和记录显示拌和时间为60~90秒;养护记录显示现场养护时间为7天。 问题
1.指出项目部在编制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方面的不妥之处。 2.针对内业资料,分析主桥墩身表面质量问题的原因。
3.为保证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指出该套拌和系统应增加的设备、仪器。
第 11 页 共 16 页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A 2、D 3、B 4、B 5、A 6、C 7、B 8、A 9、D 10、A
11、正确答案:D 12、A 13、D
14、正确答案:A 15、C 16、C 17、B 18、A 19、C 20、A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2个符合题意)
1、A, D
2、A、 B、 D、 E
第 12 页 共 1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