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财政与金融 - 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9 5:13: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科目:财政与金融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市场经济 1.2.市场失灵

1.3.帕累托效率准则 1.4.外部效应 1.5.社会公共需要 1.6.公共物品 1.7.财政的职能 1.8.资源配置 1.9.稳定经济 1.10.财政

2.1.购买性支出 2.2.转移性支出 2.3.经常性支出 2.4.资本性支出 2.5.财政支出规模 2.6.绝对量指标 2.7.相对量指标 2.8.“公共劳务”收费法 2.9.最低费用选择法 3.1.财政投资

3.2.社会消费性支出 3.3.行政管理支出 3.4.国防支出 3.5.文教科卫支出 3.6.政府采购 3.7.定员定额管理 3.8.竞争性投资项目 4.1.社会保障 4.2.社会保障制度 4.3.社会保险 4.4.养老保险 4.5.失业保险 4.6.医疗保险 4.7.工伤保险 4.8.女工生育保险 4.9.社会救济 4.10.社会福利 4.11.社会优抚 4.12.财政补贴

4.13.财政贴息 4.14.价格补贴 4.15.企业亏损补贴 5.1.预算外资金 5.2.名义财政收入 5.3.实际财政收入

6.1.税收 6.2.税收制度 6.3.税收制度要素 6.4.纳税人 6.5.征税对象 6.6.税率 6.7.比例税率 6.8.累进税率 6.9.定额税率 6.10.纳税环节 6.11.起征点 6.12.免征额 6.13.税收负担 6.14.税负转嫁 6.15.前转 6.16.后转 6.17.混转

6.18.税收资本化 6.19.税收原则 7.1.商品课税 7.2.增值税

7.3.生产型增值税 7.4.收入型增值税 7.5.消费型增值税 7.6.消费税 7.7.营业税 7.8.资源税 7.9.行为课税 7.10.印花税 7.11.土地增值税 7.12.城镇土地使用税 8.1.公债

8.2.债务依存度 8.3.公债偿债率 8.4.债务负担率 8.5.公债持有人

8.6.固定收益出售方式8.7.公募拍卖方式 8.8.直接偿还法 8.9.市场购销法 8.10.公债回购交易 8.11.期货交易 9.1.政府预算 9.2.预算原则 9.3.单式预算 9.4.复式预算 9.5.绩效预算 9.6.计划项目预算 9.7.零基预算 9.8.功能预算 9.9.部门预算

9.10.预算管理体制 9.11.政府预算体系 9.1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9.13.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10.1.财政平衡 10.2.财政政策 10.3.经济增长 10.4.价格相对稳定 10.5.资源合理配置 10.6.收入公平分配 10.7.财政政策工具 10.8.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10.9.乘数

10.10.税收乘数 10.11.平衡预算乘数

10.1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10.1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0.14.补偿政策

10.15.扩张性财政政策 10.16.紧缩性财政政策 10.17.中性财政政策 10.18.虚假平衡 11.1.价值 11.2.价值形式 11.3.价值尺度 11.4.流通手段 11.5.储藏手段 11.6.支付手段 11.7.货币制度 11.8.本位币 11.9.辅币

11.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1.11.金汇兑本位制 11.12.金块本位制 12.1.信用 12.2.商业信用 12.3.银行信用 12.4.国家信用 12.5.消费信用 12.6.直接融资方式 12.7.间接融资方式 12.8.利息 12.9.利率 12.10.收益率 12.11.到期收益率

12.12.浮动利率 12.13.市场利率 12.14.基准利率 12.15.货币资本化 13.1.金融市场 13.2.发行市场 13.3.公募发行 13.4.私募发行 13.5.流通市场 13.6.商业票据

13.7.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13.8.回购市场 13.9.股票 13.10.优先股 13.11.债券 13.12.期货合约 13.13.期权合约 13.14.买进期权 13.15.卖出期权 13.16.掉期合约 13.17.外汇市场 13.18.外汇现货交易 13.19.外汇期货交易 13.20.回购协议 14.1.中央银行 14.2.投资银行 14.3.储蓄银行

14.4.不动产抵押银行 14.5.非银行金融机构 14.6.金融机构 14.7.金融机构体系 14.8.商业银行 14.9.金融创新 14.10.保险公司 14.11.世界银行 14.12.不良贷款 15.1.原始存款 15.2.派生存款 15.3.法定准备金 15.4.超额准备金 15.5.超额准备率 16.1.外汇 16.2.外汇管理 16.3.不完全可兑换 16.4.汇率

16.5.直接标价法 16.6.间接标价法 16.7.汇率制度 16.8.浮动汇率制度 16.9.国际收支

16.10.国际收支平衡表 16.11.经常项目 16.12.官方储备 16.13.出口信贷 16.14.卖方信贷 16.15.买方信贷

16.16.国际金融机构信贷 17.1.货币 17.2.准货币 17.3.货币需求 17.4.社会总需求 17.5.货币供求均衡 18.1.通货膨胀 18.2.消费物价指数 18.3.批发物价指数

18.4.国民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18.5.公开型通货膨胀 18.6.抑制型通货膨胀 18.7.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8.8.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8.9.结构型通货膨胀 19.1.货币政策 19.2.充分就业 19.3.物价稳定 19.4.经济增长 19.5.国际收支平衡 19.6.公开市场业务 19.7.道义劝告

19.8.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9.9.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9.10.汇率政策 19.11.货币政策时滞 19.12.“三元悖论” 20.1.狭义的金融监管 20.2.广义的金融监管 20.3.金融监管体制 20.4.集中监管体制 20.5.分业监管体制 20.6.自律 20.7.《巴塞尔协议》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土地、资本、劳动等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1.2.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和缺陷,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无法或不能充分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1.3.帕累托效率准则是说,如果社会

资源配置或社会福利已经达到了这

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和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人景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个人的景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是最佳的,也就是最有效率的;反之,则是缺乏效率。

简答题目录

1.1.为什么说财政活动的主体是政府?

1.2.简述市场经济的特征。

1.3.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 1.4.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 1.5.简述财政的特征。 1.6.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区别与公共需要的特征。

1.7.简述公共财政的实质与特征。 1.8.简述公共物品和含义及其特征。 1.9.如何通过财政实现收入分配? 2.1.简述将财政支出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意义。 2.2.简述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2.3.简述判断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2.4.简述财政支出的衡量指标。 2.5.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2.6.简述政府活动扩张论。 2.7.简述经济发展阶段论。 2.8.简述财政支出效益的内容。 2.9.简述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效益的区别。 2.10.简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途径。 3.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投资的客观必然性。

3.2.简述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 3.3.简述基础产业的特征。 3.4.简述构建财政投融资体制的重要意义。 3.5.简述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特征、范围和方式。

3.6.简述政府采购的特点。 3.7.简述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容。 3.8.简述政府采购的原则。 3.9.简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和意义。

3.10.简述政府采购的作用。

4.1.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4.2.简述我国的社会救济体系。

4.3.简述财政补贴的特征。

4.4.简述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的原因。 4.5.简述财政补贴的内容。 5.1.简述把财政收入按组织形式分类的意义。

5.2.简述我国财政收人的项目构成。 5.3.简述财政收入规模和考察指标。 10.5.简述平衡预算的经济含义。 10.6.简述税收乘数的经济含义。 10.7.简述购买支出乘数的经济含义。 10.8.财政政策工具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如何影响。

10.9.财政政策工具对个人收入分配有什么影响?

13.14.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 14.1.简述金融机构体系的类型。 14.2.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 14.3.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14.4.简述贷款的分类。 14.5.简述中央银行的特征。 14.6.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

5.4.简述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5.5.什么是小口径财政收入规模和大口径财政收入规模?

5.6.简述工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6.1.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6.2.简述税收的基本要素。 6.3.简述税收的转嫁形式。 6.4.简述税收转嫁的条件。 7.1.简述增值税的优点。 7.2.简述增值税的类型。 7.3.简述所得课税的特征。 7.4.简述所得课税的功能。

7.5.简述资源课税和财产课税的特征。 7.6.简述行为课税与其他课税相比具有的特点。

7.7.简述消费税的特点。 7.8.简述营业税的特点。 7.9.简述所得课税的特点。 8.1.简述公债与私债的区别。 8.2.简述公债与税收的区别。 8.3.简述公债的发行方式。 8.4.简述公债的偿还方式。 8.5.简述偿债资金的来源。 9.1.简述政府预算的原则。 9.2.简述零基预算的优点。 9.3.简述功能预算的缺点。 9.4.简述我国的政府预算体系。 9.5.简述政府预算的程序。

9.6.简述我国现行的预算编制方法。9.7.简述一个国家的预算管理体制必须明确的内容。 9.8.简述中央向地方政府实施转移支付的目标。

9.9.简述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 9.10.简述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10.1.简述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10.2.简述财政政策的含义和内容。 10.3.简述汲水政策的特点。

10.4.简述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发区别。 10.10.财政政策如何通过价格来传导?

11.1.简述商品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11.2.简述商品的价值形式。 11.3.简述货币的职能。

11.4.简述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的区别。 11.5.简述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11.6.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

11.7.简述充当货币的商品应具有的四个特征。

11.8.简述货币制度的类型。 11.9.简述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11.10.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残缺不全且极不稳定的金本位制? 11.11.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2.1.简述信用的含义及特征。 12.2.简述信用分配的特征。

12.3.什么是商业信用?它有什么特点?

12.4.简述国家信用的经济意义。 12.5.简述消费信用的含义及类型。 12.6.简述利息的本质。 12.7.简述利率的作用。

13.1.什么是金融市场,它包括哪些要素?

13.2.简述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关系。

13.3.简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3.4.简述货币市场的特征与构成。 13.5.简述回购协议的特点。 13.6.简述普通股的特点。 13.7.简述优先股的特征。 13.8.简述债券投资的策略。 13.9.简述期货合约的特点。

13.10.简述期权合约的风险收益特征。

13.11.简述外汇市场的层次。

13.12.简述外汇市场的基本交易种类。

13.13.简述银行结售汇制度。 14.7.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14.8.简述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14.9.简述商业银行的类型。

14.10.简述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4.11.简述商业银行的业务。 14.12.简述金融创新的内容。 14.13.简述中央银行制度。 14.14.简述中央银行的业务。

14.15.简述国际开发协会的资金来源。 14.16.简述世界银行集团的组成和各自的贷款方向。

14.17.简述商业银行三性的关系。 15.1.简述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条件。 15.2.简述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货币创造上的关系。

15.3.简述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及其关系。

15.4.简述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15.5.简述中央银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途径。

16.1.简述我国外汇的具体形式。 16.2.完全可兑换的含义是什么? 16.3.简述汇率的表示方法。 16.4.简述固定汇率制度。 16.5.简述浮动汇率制度。 16.6.简述经常项目。

16.7.简述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16.8.简述利用外资的形式。

16.9.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 17.1.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和标准。

17.2.简述货币需求的内涵。

17.3.简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7.4.简述费雪方程式。

17.5.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17.6.简述社会总供求与货币总供求的关系。

18.1.简述通货膨胀的内涵。 18.2.简述通货膨胀的衡量。 18.3.简述通货膨胀的分类。 18.4.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19.1.简述货币政策目标。 19.2.简述货币政策工具。

19.3.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 19.4.简述再贴现的效果及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区别。

19.5.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19.6.简述货币政策时滞。 19.7.简述汇率政策的目标。 20.1.简述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 20.2.简述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20.3.简述金融监管体制的种类。 20.4.简述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0.5.简述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的形式。 20.6.简述国际金融协调的基本内容。 20.7.简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20.8.简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

简答题答案 1.1.为什么说财政活动的主体是政府?答:表现在:财政活动是以政府为前提;财政活动中,政府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财政活动牵涉范围广,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和它所执行的经济社会功能,决定着财政活动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并同整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密切相关。 1.2.简述市场经济的特征。答:自由性;竞争性;平等性;法制性。 1.3.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答:市场机制本身存在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和缺陷。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无法或不能充分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表现: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和外部效应;收入分配不公以及经济波动与失衡。 1.4.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答:(1)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2)制定市场运行规则,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3)对经济运行进行计划指导或宏观调控。

论述题目录 1.1.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必要性。

1.2.如何通过财政稳定经济? 1.3.试述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2.1.试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2.2.试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及原因。

2.3.试述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3.1.论述财政投资与微观经济主体投资的区别。 3.2.论述我国采购制度的内容及其完善。

4.1.论述我国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内容。 5.1.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5.2.分析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6.1.试述税收的基本特征。 6.2.试述税收原则。

7.1.论述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内容。

8.1.试述公债的功能。

8.2.试述公债管理的政策目标。 8.3.试述公债的持有人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8.4.试述公债利率的影响和作用。 8.5.试述公债市场的功能。 9.1.比较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9.2.试述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

9.3.论述税种划分的原则。 9.4.试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9.5.论述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0.1.试述财政政策的目标。 10.2.税收如何发挥调节经济的功能? 10.3.财政支出如何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

10.4.公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如何? 10.5.国家预算如何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10.6.经济衰退时期,社会总需求不足,失业严重,政府应当执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11.1.论述不兑现的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成为本位货币的原因。

11.2.论述金属货币制度存在的弱点和矛盾。 12.1.试述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12.2.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各有什么优点?

12.3.论述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12.4.论述利率的决定。

13.1.论述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13.2.论述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 13.3.分析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13.4.分析债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13.5.试分析期货合约的作用。 14.1.论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14.2.分析商业银行的职能。 14.3.论述金融创新的原因。 15.1.分析影响派生存款数量的因素。 15.2.分析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货币创造方面的关系。 16.1.分析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 16.2.分析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6.3.分析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处于不平衡状况的原因。

16.4.一国应如何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

16.5.分析利用外资的作用。 16.6.分析利用外资带来的不利因素。 17.1.分析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7.2.分析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7.3.分析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调控。

17.4.如何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

17.5.财政收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 18.1.分析通货膨胀的效应。

18.2.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19.1.分析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19.2.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9.3.分析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9.4.分析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19.5.试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19.6.试述西方国家传统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20.1.分析金融业自律组织的功能。 20.2.说明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 20.3.分析《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协议的三大支柱。

搜索更多关于: 财政与金融 - 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的文档
财政与金融 - 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c5z506ql33blzb1bt1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