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材料作文训练备考试题汇编
一、作文写作
1.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回忆一件事,表现一个人,要渗透你对这个人的情感;不少于600字。
【答案】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
十四年前的那个万物复苏的春天。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哭声,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那时的我迷茫无知。是你,一路上无怨无悔地为我提灯,让我看清了人生的方向。 是你,牵着我的小手,和我一起来到小学门口。你用你那充满期待而又夹杂着些许担忧的目光目送着我,直到我的身影渐渐消失。从此以后,你就关注着我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不久,你就注意到我的作业本上的字像醉汉似的东倒西歪,并且错别字层出不穷。你严肃地把我拉到书桌前,告诉我“字如其人”的道理。你认真指导我练字,还告诉我有关汉字的知识。纸上的那一个个字从张牙舞爪到整整齐齐,这中间不知凝聚了你多少的汗血。感谢你,为我提灯,让我看到了中国汉字的魅力与学问。
小时候,用顽皮的野猴子来形容我真是恰如其分。活蹦乱跳、唯恐天下不乱是我的特点,上房揭瓦、恶作剧是我的“特长”。是你,把我带进了图书馆。静谧的气氛、干净的环境、丰富多彩的书籍……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迷上了这里。在午后的阳光下,总有你的身影陪伴在我身旁,和我一起静静地看书。在书海中畅游的我渐渐地变得文静乖巧。感谢你,为我提灯,让我发现了阅读中蕴含的乐趣。
小时候,我对生活一窍不通,总是坐享其成。是你,教我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教我如何烹饪出一桌盛馔,教我如何把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感谢你,为我提灯,帮我拨开了依赖的迷雾。
长大后,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学习的压力、朋友的误解、遭遇的挫折……我变得多愁善感、不堪一击。是你,愿意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帮我解开一个个心结。那一句句发人深省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感谢你,为我提灯,帮我驱散烦恼的雾霾。
岁月匆匆,如今的我已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中学生,而时光却无情地在你的眼角上留下了痕迹。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你为我提灯,我不知道会误入什么样的歧途,是你提灯指引我走上正确的道路。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作文标题“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在人生的漫漫征程中,有喜,有怒,有哀,有乐。在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总有一位提着灯的人为我们照亮前方迷茫的路。伴着我们向成功之路走去。那位提灯之人就是我们要写的人物。关键词“感谢”是写作的主旨,“提灯的人”中的“灯”不是现实中的“灯”,而是一个比喻,“路”也不是现实中的“路”,而是指人生之路。可以感谢现实中的某个人物。可以感谢历史上的某个人物。作文敢于说真话、抒真情,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己身边的事情。扣住“提灯的人”写“感
谢”,写出真情实感和自己的切身体验,同时,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真实场景。 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4、虚题实做法,化大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冬天降临了,我们才想起采摘果实,可已经错过收获的季节;比赛结束了,我们才匆匆而来,可已经错过挑战的机会……我们曾在错过中懊悔莫及、感慨万千,也曾在错过中得到砥砺,学会成长。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错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答案】参考例文
错过
席慕蓉在诗中提到:“其实我们一直都在错过,错过了昨天,又错过了今朝”。是的,时光总是太过匆忙,在不经意间就错过了很多东西。
一个下午,我都沉迷于绘画无法自拔。不经意间,整个下午的美好时光就在我的画笔下悄悄溜走了。抬头看,表针已指向17点,我不禁感叹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这一个下午过去了,但是我的作业却一笔没动。
多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到我拿起画笔的前一刻,我一定会要求自己先去完成作业,再在画纸上任意驰骋。可是现在,作业都还没来得及写呢。
生活中,有太多的“来不及”会在犹豫、等待、后悔中成为遗憾。有些机会,还来不及伸手就已经错过了。就如那次比赛,前一天我还在家里反复练习,但当老师进到班里选人参加的那一刻,我却犹豫了:我能行吗?举不举手呢?犹豫之间,老师已经选好了同学,离开了教室。当时我心里满满的懊悔,为什么不举手呢?经过大脑判断了,经过心灵选择了,也为之付出过努力了,为什么手却如此沉重,不能同步跟上,而任其变成了“来不及”?
懊悔,在此时也显得苍白无力,一文不值!
人就是这样,总是因为错过或者失去了什么东西而不开心,但却不知道珍惜当下。难道又要等到再次错过,然后贴上一个“来不及”的标签,放到青春的储物架上吗?不不不,泰戈尔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懊悔,你也将错过群星。”错过太阳,还有星辰,错过星辰,还有云朵。从这一次次的错过中你会知道:别为错过叹息,当我们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无法挽回。珍惜当下,把握手里所拥有的,才能不留遗憾。
已然错过了秋天的果实累累,那就让我们用全新的期待,迎接冬天的银装素裹吧!
【解析】 【详解】
首先要搞清“错过”这个词语内在涵义,“错过”的词语释义为“失去了时机和对象”,这种“时机和对象”一般指主观上可以抓住而未能抓住的。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错过:一次误会,也许就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错过不会再来的机遇。这一次的错过,造成了人生一次次的缺憾,但也磨练了人生,成就了人生一种别样的美丽。其实,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话题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写议论文等等。当然,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点睛】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就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时时刻刻围绕在你我的身边: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这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这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想,这同样是幸福……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名字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答案】这就是幸福
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拥有无尽的财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古往今来,无数人执着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长生不老丹,飞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马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的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幸福是那样地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拥有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当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是多么的可悲。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当中国的封建学子们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并且为之奋斗终身时,吴敬梓则用他的笔给我们绘出一个中举后的范进喜极而疯的场面,幸福就是如此吗?我怀疑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
杜甫认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这就是幸福”。“幸福”是题目的关键词,另外也要解决“这”是什么的问题。俗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有些道理,一方面是说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反而对幸福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也说明幸福其实是很简单,很平凡的,甚至不被人注意。我们要注意材料中“幸福就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时时刻刻围绕在你我的身边”这句话,它提示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材料,提炼观点,确定主题。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深刻体会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生动表现生活,创作的源泉才会喷涌而出,才会用生花妙笔写出动人的文章。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关于“起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揭示的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人生哲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的是直面挫折、从头再来的豪迈气概;“人生就像一个圆圈,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告诉我们的是在成绩面前要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的坚定信念。
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自拟一个包含“起点”一词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回到原点·梦的起点
蔚蓝色的天空,洒下几缕温暖的阳光。那棵树上,偶尔几声轻微的鸟叫声,生怕惊扰这座校园的宁静。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校,却是梦的起点。曾经,在这个原点,背起梦想的行囊,带着几许奋斗的热情出发。不顾风吹雨打,不管沿途溅起的泥浆是否弄脏了行囊,只是一味地向前,只为追逐梦的足迹。
当时间漫长了路的行程,当岁月翻过往事的篇章,把昨天没收,那一本沉重的相册,把往事收成回忆。再回首,路已越走越远,时光把风雨酿成佳肴。一路走来,多少风雨,把回忆冷却,多少泪水,把心痛打湿。
只是,很少抬头看看那片曾经绽放梦想的天空是否依旧蔚蓝。只是,最初对梦想的那一份执着已慢慢淡却。
很想回到原点,点燃那份追逐梦想的热情,触碰那最初最真实的感动。
也许,现实的无奈把梦打破,碎成一地,那一份追梦的热情也抵不过时间如水般的冲
刷。也许,那片梦想的天空早已不那么蔚蓝,染上了些许阴霾。也许,时光把往事泛黄,那份对回忆的思念也慢慢缩短。
搁下现实的浮华,回到原点,寻找那一片梦想的蓝天,以清水承载欢乐,拾起几片落叶,拼凑那个最真实的梦境。
那个梦的起点,曾经承载多少人青涩的憧憬。还记得,我们遥指蓝天,勾勒美好的未来,还记得,我们说过不顾任何风雨,只求跟上梦的足迹。
回到原点,如今,校园空留一片宁静,谁的一声惆怅,放下那一份炽热的追求,把往事写成回忆。
应该有的故事,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应该美好的往事,回忆渲染成殇。止不住的是流年,忘不了的是回忆。
也许是一味地前行,忘了还有沿途的风景,也许是一直追逐着明天,忘了昨天已经越来越远,也许是只顾着远方,忘了那个装着纯真梦想的原点。 回到原点,收起繁乱的思绪,守护这一片梦想的蓝天。 回到原点,倾听回忆的旋律,勾起那一段段的往事。 回到原点,用一份执着,用一份坚持,编织最初的梦想。 回到原点,一样的蓝天,一样的夏季,一样青涩的梦...... 【解析】
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再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出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正文要有真情实感。文章要求自拟一个包含“起点”一词的题目,通过分析这则材料,给了我们三种写作方向,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立意。如果写一篇记叙文时,最好通过事件来体现主旨,所以在文章中要加入适量的细节描写,使文章丰满起来。记叙文、写议论文都可以。
点睛: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5.根据要求作文。
芸芸众生,我是最独特的存在。给自己一份礼物,一份最好的礼物,伴我在茫茫尘世奋力前行,努力奔跑。
要求:请以“给自己的最好礼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1)字数不少于800字。
(2)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3)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答案】例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