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_ _ _ _ __ _号部证X考-----------------------------------班_________X 准_______________号__证__考_准_ 名-----------------------装 _姓___ ______________号__业__专_ __级___班___ _ --------------------------------订_ _ _ ___名__姓______________部___系----------------------------------- 线业专 ___________级班
高职部2014—2015学年度高二第八次月考试卷
《农作物生产技术》(15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生产原种一般采用三圃制的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 .大豆
2.大量繁殖生产上已确定推广的优良品种的种子,更换生产上不适应的老品种,叫 。
A.品种更换 B.品种更新 C.原种生产 D.原种繁殖 3.下列技术属于生态化生产技术的是 。
A.地膜覆盖 B.叶面施肥 C.化学调控 D.水稻抛秧 4. 在品种混杂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机械混杂 B.生物学混杂 C.自然变异 D.不良环境
5.利用高杆植物和高大建筑物进行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这类隔离是 A.空间隔离 B.时间隔离 C.自然屏障隔离 D.父本隔离 6.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 。 A. 150% B. 200% C. 400% D. 300% 7. 土壤耕作不能 。
A. 增加土壤肥力 B. 调节土壤水分 C. 消灭作物残茬 D. 消灭病虫害
8. 最能集约利用空间和时间,使农业增产增效的种植方式是 。 A.单作 B.间作 C.轮作 D.套作
9. 的内容包括良种引进、生产繁殖、加工包装、推广销售、宏观管理五大系统。A.四化一供 B.种子产业化工程 C.四自一辅 D.家家种田,户户留种 10. 为非必检项目。
A.水分测定 B.生活力测定 C.发芽试验 D.净度分析 11.下列属于四碳作物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棉花 12.满足复种的首要条件是
A.水分 B.热量 C.肥料 D.光照
13.送验样品是按试验样品的分取方法,将 减少到规定的数量而得到的。 A.初次样品 B.保留样品 C.混合样品 D.原始样品 14.耐连作的作物是 。
A.大豆 B.花生 C.小麦 D.烟草 15.下列土壤耕作属于基本耕作的是 A.耕翻 B.镇压 C.中耕 D.耙地
1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生物学混杂发生最多的是自花受粉作物。( )
2.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首要内容,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全局的战略措施。( ) 3.纯的品种,性状典型一致,还会引起混杂退化。( ) 4.原种再繁殖一二代,符合质量标准供应大田生产的种子为良种。( 5.杂交制种是当前作物育种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育种方法。( )
6.光温敏核不育型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 ) 7.杂交制种时,父母本播种差期算准了,父母本花期就会相遇良好。( ) 8.杂交制种是当前作物育种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育种方法。( )
9.在大量调入种子前,应对种子的含水量、发芽率、净度、纯度等进行检验,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方可调运。( )
10.可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土壤耕翻
2.品种退化
3.种子生产
4.品种品质
5.三系杂交水稻制种 6. 复种
7. 种植制度 8. 轮作
)
2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40空,每空格1分,共40分)
1.一般情况下,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抽穗开花 ,生育期 , 宜引 品种。
2.种子在收获、脱粒、干燥、贮藏等过程中,从:“单、专、分”三方面下功夫: “专”就是____ 、 、 。
3.防止生物学混杂,关键是 ,其方法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 4.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步骤。 5.轮作耕作制增加________ _措施,集约耕作制添加了________ ___, 和____________相结合,有效提高土地的生产者力。
6.可持续农业是种兼顾了 、 、 和 等因素的农业生产模式。
7.按用途,农作物可分为 、 和 三部分。 8.在二系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由于两系杂交稻所用的不育系属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其育性的稳定性受控于光温条件,即在长日高温下,表现为 ,可以制种;在 下,不育系的育性发生转化,自交结实,不能制种。
9.种子检验主要步骤可分为 、 和 三个部分。
10. 作物布局所要解决的是 、 、 等问题. 11. 优良品种具有 、 、 等特征. 12. 农作物生产技术正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方向发展。
13. 耕作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种子的生产、 ,严格把握“四关”即 、 和 。 五、问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35分。)
1. 简述连作的含义及连作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7分)
3
2.在水稻的三系杂交制种过程中花期调控的措施有哪些?(6分)
3.土壤耕翻过深导致减产的原因(6分)
4.种子的播种品质可以用净、壮、饱、健、干五字概括,这五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表示? (8分)
5.以水稻为例简述作物引种的规律 (6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