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案分析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介绍
胡芸菲是一年级2班的一名女生,长得聪明可爱,在老师面前好表现。由于爸爸、妈妈打工忙,对她疏于管理,平时很少关心她的学习,她是寄放在大妈家的,刚入学成绩较好,但时间长了由于家中无人严格督促完成作业,从偶尔差作业,到后来差多了补不完就干脆不做,产生了厌学情绪后经常来迟到。
二、个案的行为表现
她在老师面前好表现,经常主动帮老师整理粉笔盒、擦黑板、帮老师发作业,上课听课也专心,抢答速度快,回答问题准确,还主动帮助同学,尤其是老师在的时候更是什么事情都抢着做,但是由于家中无人督促,经常差作业,慢慢的还学会的撒谎,聪明没有用在正道上,甚至会自以为是的把别人的作业本上的名字擦掉写上自己的名字,在被老师发现后还振振有词的说是别人错怪她。
三、原因分析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一年级的孩子自觉性不高,行为习惯尚未养成,贪玩又是孩子的天性,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自觉完成任务,家庭教育软弱无力,只是孩子以玩为主,在家缺乏教育,再者,一年级孩子识字较少,对于任何形式的作业都还在一个陌生的阶段,有些作业无人帮助的确有所难度,孩子差作业主要就是无人督促和引导,实属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
四、采取的措施及辅导过程
首先,加强学校老师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的宗旨,明白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正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措施造成的,我劝导他的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如果把孩子寄在别人家,那要妥善安排好,尤其是给予必要的提醒,让她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其次,教育孩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那么教师就要需要树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切忌不要害怕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而因此急燥泄气。在教育中我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采取正确引导,逐步纠正,适时激励的手段。就她爱表现的特点给他表现的机会,让全班同学欣赏他的优点,同时也让全班同学告诉她有哪些缺点是要改正的,否则就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她及时的关注,实则监督,不让她把自己的缺点放大。
引导她正视自己的缺点,并认识做语文作业的重要性,让她明白光说不练假把式。一开始,下课我经常找他谈心,我采用摆事实,利用浅显的道理引导,使她认识到;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同时我也减少了作业量,让她很容易的就完成作业,认识到其实自己不差作业也不难,慢慢的建立起对完成作业的自信心;在她做得好的时候及时肯定,慢慢的像别人一样按时完成作业。
充分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对于她每一个细微的进步,及时表扬,给予肯定。有时会对他说:“很多天没有听到你差作业的消息,真让我高兴!坚持!”“这么难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你真棒啊!”“你会抓紧时间,从不让时间从你身边走。”“老师觉的这几天你在变好,我把这礼物送给你,不要让老师失望喔。”
五、教育的效果及引发的思考
经过一个学期的密切关注,我对这名学生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随时随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错了不马虎及时教育,绝不置之不理,好时不忘用她喜欢的形式激励她,及时和她的家长联系,最大程度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她由差作业到补作业,到差了作业诚实的告诉老师,后来明白反正到最后还是要补,与其差不如及时做完为好,慢慢的就不差作业了。这个过程虽然很花费心血,但想想转变了一个孩子,不由得心生乐意,倍感家庭教育缺失大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给她加倍的关注与呵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