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6 18:44: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

B.有针对性

C.因材施教

D.抓关键期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此阶段切记“一刀切”。所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启示我们,在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因此选B.

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培根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杜威主张“儿童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他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教育主要是为儿童而不是为教师。题目中的话出自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因此选C。

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的是()

A班主任工作职责

B班主任自身素质

C班主任学生的质量

D对班级学生了解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这也是保证班主任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因此答案选D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强调的是学校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选A。

5.小学开展经典朗诵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继承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功能,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答案选C

6.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书记负责制

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7.在火情发生时,如果学生的衣服已经着火,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大声呼救

B.让学生就地打滚

C.跑开取水

D.用手拍打学生衣服上的火焰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衣服着火时,应在地上来回滚动,利用身体隔绝空气,覆盖火焰,窒息灭火。但在地上滚动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火不容易压灭,因此,答案选B。

8.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4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背诵()

A.2遍

B.4遍

C.6遍

D.8遍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的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刚能够回忆起

来的次数。研究表明,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超过150%,会因为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会逐渐下降。因此选A.

9.张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常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这种思维训练方法是()

A.分合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头脑风暴法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头脑风暴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极好方式。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心思想的思维。题中老师的做法是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选D.

10.根据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假如考试难度较小,要想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应该()

A.极高

B.偏高

C.中等

D.偏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越好。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当动机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学习效果会下降。研究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因此选B.

11.有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t”事,常常会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造成这种干扰现象的原因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双向抑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前所学内容对后来所学信息的干扰。题中小学生先学习了汉语拼音“t”,影响了他学习英语字母的发音。因此选A.

12.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

A.负强化原则

B.替代强化原则

C.自我强化原则

D.普雷马克原则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普雷马克原则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题中做法符合此原理,故选D.

13.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A.一般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本体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精深的专业知识又称“本体性知识”,英语学科属于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因此选C

14.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d6222zg7l55mbv23rb17u3cm9b9uy004m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