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物理 -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微课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5:19: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方案 ——陈炎华 07号 一.教学设计

1.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b)通过实验过程的回放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感受“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

c) 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比较,进一步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仍能遵循能量转化和

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

a)观察实验,体验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存在方向问题。

b)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方案,并动手实验操作。

c)关注实验现象的个性,找出实验现象的共性,并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哲学思考:能够用因果关系和矛盾论的辨正观点认识楞次定律;

2.教材分析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一个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一个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二者前后关联,映衬了电磁感应现象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无论是前一节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还是本节的楞次定律,首先它们都是电磁感应这一事物本身属性的一个放映,客观存在且发展变化。既然是放映事物本质的规律,在物理学中称为定律,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是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具体课程目标的最佳切入点。

(3)教材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但在探究的细节和过程上,留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思考设计空间,有助与激发新思维,发现新方法,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体现新课程。

(4)从教材内容来看,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过渡

1

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5)楞次定律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规律,对学生而言是以后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在高考试题中常以综合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

3.学生分析

1、 本人所教学校属于普通中专学校,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通俗的讲就是

十分“懒笔”,但思维活跃,善于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

2、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

主导地位。

3、 本节课是规律的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受应试教

育的影响,在上课前告诉学生上课的内容,学生会将结论记住,在课堂上机械的,剧本式的配合老师,没有深入的思考,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要求学生预习。

4、 面对新现象,新问题,且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

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本节内容,数学运算,物理理论要求不高,适当地又降低了学习难度,选择探究式教学是最佳的途径。 5、 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

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楞次定律探究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难点: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与原来磁场之间的关系。 定律内容表述中“阻碍”二字的理解。

5.教学资源

1.教师演示用器材:灵敏电流计,旧干电池一节,电阻,电键,导线若干。多媒体 2.学生实验用器材:灵敏电流计,标明导线绕向的原线圈和副线圈,条形磁铁,新干电池组(两节),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各28组。

6.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启发导学,双案合一

学生学习方法:实验,观察,自主发现 探究、交流,自主建构

7.教师教学流程示意图

整节课主要采用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结合实验探究总结楞次定律的内容,把规律的得出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放在重要位置。教学流程如下表:

2

呈现实验 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确定 局部并行处理 感应电流方向 指示实验设计 电流计偏转指示 发光二极管指示 整体串行处理局部并行处理 方案设计 数据采集 条形磁体插入 拔出闭合线圈 方形线圈单边切割磁感线 8.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设计。 (2学时)

一、实验引入,激发探究的欲望。

师(演示):用方形线圈在磁场中来回切割,导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来回摆动。

个性分析,共性归纳 楞次定律的哲学思考

3

问:大家是否注意到,不同的切割方向,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由那些因素决定?遵循什么规律?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知,开始探究过程。

1、教师启发,完成电流方向的指示设计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什么呢? 生: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

师:如何指示呢?有那些实验器材可以被我们所利用? 生: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A:利用电路改装实验中的表头,没有电流时,指针在表盘的中央,当电流从不

同的接线柱流入时,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定电流的输入方向。

B: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二极管串连接入闭合回路,当二极管发光,

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二极管的导流方向一致。

(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能力得到了体现,导致学习热情高涨)

师:该设计怎样的电路来查明电流方向与电表接线柱,或者是电流方向与二极管发光的关系?

生:(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完成设计,对不同的结果给予适当的可行性评价)

师:(从同学的设计中,找到最佳合理设计)如图所示:

师:按照设计的方案,连接电路,辩明指示的方向并做简要的交代。

2、教师主导,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收集

师:假如让你来研究被污染河水的治理方案,那你第一步要做什么?

生:取来样品分析

4

初中物理 -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微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d87r23cpj58u602x74s2b61z97lf1017i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