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时迁说:“不便宜也不贵,十个铜子儿。” 老刘说:“好,你就给我十个铜子儿吧,还有笼里那五只,总共六十个铜子儿。” 活时迁说:“别打岔了,你吃我鸡还要我给钱。” 老刘说:“谁打岔了,你抓我鸡还要我给钱。” 活时迁觉得话茬不对,把脸一撂,说:“好,你可得说明白,这鸡怎么是你的?” 老刘笑了,说:“你说这鸡是你的,可有记号?” 活时迁有点发急:“鸡不是你抱来的,是在我笼子里的。我没记号,你有记号?” 老刘说:“肚子上有个红圈儿。”
活时迁抓过鸡,翻过来,拿给围观的大伙看,叫着:“大伙瞧呵,哪来的红圈儿。”没有红圈,只有一肚子厚厚的白绒毛。
老刘冷冷一笑,左手把鸡抓过来,右手将肚子上的白毛一把把揪下,果然一红圈儿,用漆画在鸡皮上。他说:“我早在它换毛时就把这红圈儿画上去了。”
活时迁心想:这回要玩完,人家早早画个圈儿,等着自己往里跳呢。这才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人家老刘是老江湖。真正的江湖都厚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他叫活时迁把笼子里的鸡腿拴在一起,头朝下提在手里。只朝活时迁说了一句:“小能耐,指着它活不了一辈子,弄不好只活半辈子。打住吧。”
打这天起,天津没听说谁再丢鸡。却都知道粮店后街有位姓刘的汉子,叫“赛时迁”。
(选自《微型小说选刑》2016年第13期) 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C) .....
A.民国十六年,天津人开始丢鸡,从老刘发现丢鸡不总在一个地方,而且不留半点痕迹之后,才确定是有人抓鸡。(不是在老刘发现丢鸡的特点后才发现是有人抓鸡的。) B.活时迁多在冬天钓鸡,原因很简单,冬天穿一件棉大衣,可以把鸡藏到棉大衣里,这样别人看不出
来,谁也想不到他用这法子偷鸡。
C.老刘在活禽市场上看见一个胖子,脸色红,皮肤光,眼睛黑亮,身穿大棉袍蹲着,旁边有一个装着鸡的罩笼,马上就确定那是活时迁。(没有马上确定是活时迁,从胖子“坐个屁股
蹲儿”,才确定他是活时迁的。) D.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坐个屁股蹲儿”“手一撑地”“笑道”刻画出了活时迁吃惊、故作镇定的心理
和精明的个性。。
E.老刘听小痞子说见到过活时迁时,没有到挂甲寺那里去抓贼,因为当时没有活时迁偷鸡的证据,所以老刘设下圈套,最终人赃俱获。
8.小说详细描写活时迁偷鸡的用具和抓鸡的过程,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概括(4分)
(1)表现了活时迁的精明;(2)与上文只见丢鸡,没听到鸡叫的情节相照应;(3)如此精细的设计与最后被老刘识破、抓住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讽刺意味。(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小说标题为“钓鸡”,有人说“钓人”更好,你是怎么认识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观点一:“钓鸡”好。(1)小说情节围绕“鸡”展开,先是丢鸡,有人钓鸡,设计丢鸡,然后找鸡,通过鸡身上的记号识破活时迁的伎俩.(2分)(2)从刻画人物形象上看,活时迁钓鸡堪称绝活,通过对钓鸡过程的描写刻画了活时迁狡黠的个性;老刘丢鸡、找鸡的安排也很绝妙,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5
刻画了老刘老江湖的本色。(2分)(3)” 钓鸡” 做题目新颖别致,还能够表现出本文语言的诙谐幽默,” 钓人”就显得生硬了.(2分) 观点二:“钓人”好.(1)小说后面将近一半的篇幅都是在写老刘设计抓活时迁的事情,而且这些情节是小说的重点,用” 钓人”比” 钓鸡”好。(2分)(2)小说主要是刻画人物的,” 钓人”能够直接表现出两个人物之间的交锋,” 钓鸡”则不能。(2分)(3)“钓鸡”容易让人理解为活时迁是主人公, “钓人”能让人理解为老刘是主人公,其实小说的主人公是老刘。(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也。祖秀业,魏天水郡守,赠平州刺史。父邃,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所降下周文帝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卒于正平郡守,赠仪同三司、定州刺史。文举少忠谨,涉猎经史。大统十年,起家奉朝请。时周文帝诸子年幼,盛简宾友。文举以选与诸公子游,雅相钦敬,未尝戏狎。迁著作郎、中外府参军。恭帝二年,赐姓贺兰氏。周孝闵帝践阼,袭爵澄城县子。齐公宪初开幕府,以文举为司录。及宪出镇剑南,....复以文举为总管府中郎。武成二年,就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蜀土沃饶,商贩百倍,或有劝文举以利者,文举答之曰:“利之为贵,莫若安身,身安则道隆。非货之谓,是以不为,非恶财也!”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恒自谦逊,辞多受少。保定三年,迁绛州刺史。邃之任正平也,以廉约自守。每行春省俗,单车而已。及文举临州,一遵其法,百姓美而化之。总管韦孝宽特相钦重,每与谈论,不觉膝前于席。天和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为孝宽柱国府司马。六年,入为司宪中大夫,进爵为伯,转军司马。文举少丧父,其兄又在山东,唯与弟玑幼相训养,友爱甚笃。玑又早亡,文举抚视遗孤,..逾于己子,时人以此称之。初,文举叔父季和为曲沃令,终于闻喜川;而叔母韦氏卒于正平县,属东西分隔,韦氏坟陇,遂在齐境。及文举在本州,每加赏募。齐人感其孝义,潜相要结,以韦柩西归,竟得合葬。六年,除南青州刺史。宣政元年,卒于位。
(选自《北史》)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A. 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所降下/周文
帝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
B. 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所降下/周文帝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 C. 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所降下/周文帝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 D. 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所降下/周文帝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多为官职,与“谥”的意思基本相同。 B. 赐姓,指皇帝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C. 践阼,指上阼阶主位,即皇帝登基。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D. 山东,作为地区名称,历史上出现很早,变化很大,《过秦论》中“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
(A.“谥”多为表示褒贬的称号。)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6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裴文举世代为官,受朝廷重用。其父曾立下卓越功勋,得到皇帝赏赐,而裴文举则是凭出色的才学得到选拔重用,并被赐以姓氏,且得以承袭父辈爵位。 B. 裴文举坚守清贫。虽然他的官职屡次得到提升,且蜀地富饶,是经商谋利之绝佳之所,但裴文举不为财利所动,安于清贫,对于宇文宪的馈赠一概推辞。 C.裴文举备受赞誉。他在绛州任刺史期间,秉承父亲廉约之风,受到百姓赞美,同僚对其推崇备至,交谈之时,常常因敬重而不觉膝行于其座席前面。 D. 裴文举颇重亲情。与弟弟非常和睦友爱,在弟弟去世后,对他的遗孤的关爱甚至超过自己的孩子。叔父、叔母二人死后分葬于两地,他多次悬赏招募,终使二人合葬一处。
(“对于宇文宪的馈赠一概推辞”表述有误,原文为“辞多受少”)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恒自谦逊,辞多受少。
宇文宪同情他贫困,常常想要资助他财物。裴文举总是谦让,推却的多,接受的少。(“矜”“每”“恒”“辞”各1分,句意1分)
(2)齐人感其孝义,潜相要结,以韦柩西归,竟得合葬。
北齐人被他的孝义感动,暗中相互联络,把韦氏的棺椁送回西方,最终使夫妇能够葬一处。(“感”“潜”“以”“竟”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一剪梅
醴陵士人
①②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③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注】①宰相,指南宋权臣贾似道。②经量,丈量土地。③吾邦,指醴陵,在今湖南。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BD)
A. 开篇词人运用白描手法,只用三句,便勾画出宰相贾似道高高在上、不恤民情、心血来潮、作威作福的丑态和飞扬跋扈、轻举妄为的嚣张气焰。 B. 接下来三句,写朝中所有大臣对宰相“经界法”的态度。词人运用讽刺的妙笔,活画出他们阿谀谄媚、趋炎附势、只为保官、不怕害民的嘴脸。 C.这首词最后三句是说山东河北等广大地区长期沦陷,田地荒芜,最该去丈量,可是朝臣们为什么却不去丈量呢?直揭经量害民、虐民的本质。 D. 词人谴责了宰相贾似道及其爪牙倒行逆施的罪责,表达了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弃官归隐的意愿,抒发了对当朝统治的强烈不满之情,充满了嘲讽。
(“朝中所有大臣”错,由词中“那个”可看出是部分,指贾似道的爪牙。D.“表达了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弃官归隐的意愿”错。词中没有直接表达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没有涉及弃官归隐的意愿。)
15. 本词在语言运用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运用了反复(重叠错综)的修辞手法。(2分)全词八句用到“经量”,重现叠出,指事确切,以此强调突出,用直白尖锐的笔触描摹出宰相独断专横、臣僚一味附和、太守媚上迎合的丑恶嘴脸,(2分)有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7
着强烈的讽刺意味,饱含着作者无限的愤怒之情。(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开篇导引出诗人对故国思念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诗人身世艰苦、年事已高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①大沽铁炮、大沽铁钟、英军作战图??陈列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的各种文物,陈昊瑛都了如指掌,....她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把背后的故事讲给游客们听。(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
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
②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承诺书”不是“挡箭牌”,更不能成为“空头支票”,应一.言九鼎、掷地有声,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而在此...
句中,无论是前一句的“承诺书”,还是后一句的”践行承诺”都与诺言有关,句意偏重于说话算数,讲诚信,而与“说话有分量”无关,不合语境,所以应换为“一诺千金”)
③洪秀柱说,增进互信,重要的是要诚信,所以两岸一定要开诚布公,才能继续累积互信基础,这是....两岸和平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④曼联主帅范加尔不可理喻的做法让许多红魔球员感到不满,有队员在卡林顿训练基地上与范加尔公....开对峙,质疑其训练方式以及战术思路。(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
昧、固执或蛮横。不可修饰行为,搭配不当)
⑤沈阳晚报华龄合唱团为虎添翼,国家一级赏、辽宁歌剧院合唱指挥兼女高音声部长汪端端教授正式....出任沈阳晚报华龄合唱团的艺术总监。(为虎添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
力。褒贬失当。这里应为“如虎添翼”)
⑥从以上几件清代玉雕碗盏的质地、造型、制作工艺等方面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玉材优良,作工精细,璧薄似纸,莹泣如脂,显现出玲珑剔透之感。(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
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李克强将同额尔登巴特总理举行会谈,分别会见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统和国家大呼拉尔主席米耶贡尔·恩赫包勒德,见证了有关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不合逻辑。“将同额尔登巴特总理举行会谈”和“见证了”两句时态矛盾)
B.举办“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就是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成才之路。
C.中国留学生陈子斌和伍伦贡大学的合作者最新发现,他通过把电子束“照射”到特种陶瓷材料上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