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爷爷奶奶的爱》主习题班会
一、活动背景:
在家访的时候,总会听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到孙辈们不太听他们的话,和他们细谈中,发现在学生身上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家不听老人的教导、把老人的话当耳边风、老人要他们做的事根本不会理睬、有的还和老人顶嘴、有的甚至还骂老人……从老人的口中,明显地感觉到我们这些⑼10岁的孩子对老人不尊敬、不孝敬,心中缺少一颗感恩的心。
在二年级的时我班开展了孝敬父母的主习题班会课,从课后父母的反应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听父母亲的话,平常也比较尊敬、关心自己的父母。但是,对于祖辈的关心与帮助就明显少了。虽然,学校教育中也常有此类的德育内容渗透,如:在三月份学雷锋的日子里、在重阳节的日子里为老人做好事、送礼物,都非常的积极。但我认为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只是一种形式,究其原因,我认为他们并学生没有从心里真正地去了解他们的祖辈。⑴祖辈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奉献学生了解还不够。⑵藐视祖辈对自己的疼爱,有的学生会任性地认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将就、百依百顺是理所应当的,就对老人不尊敬、不关心。⑶有些学生对祖辈有孝之心,但是他们缺乏如何孝敬的正确指导。
中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中对于品德行为指数也有了明确的内涵,其中也包括学生的尊重别人、责任心、以及拥有关心之心等详
1
细指标。《中小学生守则》也明确提出了中小学生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关心别人”。
根据以上原因,觉得有须要上一堂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敬老人的主习题教育课,让学生知道老人是块宝,尊敬老人、尊敬所有的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学会如何去孝敬老人,“与梦想同行”,做一个孝敬祖辈的好少年。 二、活动目的:
⑴通过听故事,了解祖辈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奉献,激发学生对爷爷奶奶的崇敬之情。
⑵通过讲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爱自己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祖辈的感恩之情。
⑶从中小学会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所有需要帮助的老人,懂得关心照顾老人的好方法,并且落实在行动中传承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准备: ⑴教师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孝敬老人的故事。 ⑵学生
(1)写一篇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爱自己的文章。 (2)老人的照片
(3)制作一张敬老卡(留出写知心话的位置)
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