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19世纪,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整个世界,从此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_______
(填科学家名字)改良设计了蒸汽机,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______的单位。
2. 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耳中的;教室内很安静,
“安静”形容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 2016年11月22日23时24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我
国第四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4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地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火箭向下喷出高速气流使火箭上升,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卫星进入轨道后,在没有火箭推力的作用下仍能继续飞行,这是由于卫星具有________;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的力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4.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小纸屑,小纸屑会被吸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小纸屑过一会儿会被玻璃棒弹开,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所示,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F,此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当由匀速变为加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时,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 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吸”字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如用吸管“吸”饮料,
饮料是在______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用吸尘器“吸”灰尘,是利用空气流速越大,压强______,从而将灰尘“吸”入吸尘器的,两块削的很光滑的铅块紧密接触后能紧紧地“吸”在一起,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g B. 一张单人课桌桌面的面积约为2m2 C.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
D.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
1
8. 下列叙述中,属于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池水映明月 C.起舞弄清影
B.彩虹舞山涧 D.湖光映彩霞
9. 学习物态变化后,小茗发现了很多生活和学习中关于雾的现象,下列关于雾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 在试管内装有少量水,用木塞紧紧塞住管口,加热试管,在木塞在弹出的瞬
间,试管内出现白雾,该白雾就是水蒸气
B. 夏天,在开着空调的公交车的车窗上出现的水雾是在车窗外面的 C. 冬季,雾霾天气较多,下雨或刮风有助于雾霾的消散,雾霾就是雾 D. 在秋季无风的清晨,湖面上经常有一层厚厚的水雾,说明湖水温度很高,在
冒热气
10.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当u=24cm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
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 11.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
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氖管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丝断了 B.灯泡短路 C.开关接触不良
D.插座短路
2
12. 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看到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后,设计了一
种电子秤。原理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滑片下移。现将秤盘上增加重物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小
13.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
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F甲<F乙<F丙 B. 三个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F甲=F乙=F丙 C. 三个球的质量关系m甲=m乙=m丙 D. 三个球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ρ丙
14.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
则在以上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 B. 实验装置中的乙装置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C. 若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左移动,导体cd的运动方向不变
D. 如果闭合回路均用超导材料制成,当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后,同时撤去两蹄
形磁体,则回路中的电流很长时间不消失
3
三、 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 如图所示,A为海洋馆水下表演者,A' 为水外观众看到的A的位置,B处为追
光灯(用来照亮表演者,增强观众视觉效果)请在图中画出由B发出的光把A照亮的光路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 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车,其钢制支架上固定一个铁球,画出铁
球受力示意图。 四、 实验探究题(第17题4分,第18题7分,第19题7分,共18分) 17. 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
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 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
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可判断当地的大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 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____
(选填“多”或“少”)。
(3) 通过本次实验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
容大的结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冰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4.5V,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有阻值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