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九年级专题复习教案
【背景材料】
1.党的十九大报告:“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党的十九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几场雾霾使“PM2.5”成为环保热词,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3月15日表示,环保部已经明确了重污染地区的减排目标,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PM2.5纳入考核目标,到2015年这三个地区的PM2.5浓度要下降6%。
4.2012年底到2013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1月12日下午,北京城东部、南部的PM2.5均值超过700微克/立方米。北京城区PM2.5指数全部超标。针对该情况,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雾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考点链接】
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2.我国目前面临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形势。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面对人口中、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口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热点例题】
1.建设美丽中国,体现我国什么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2.我们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依据是什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哪些国策、战略?
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体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3.“五位一体”中增加了哪一建设?请从国情角度来谈谈增加这一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环境问题严重。建设美丽中国能有效改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健康,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党的十八报告中为什么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①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②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公民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
③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④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5.你心目中的“美丽中国”应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方面)天蓝、地绿、水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二:(五位一体的战略新布局方面描述)——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怎样建设美丽中国?(或: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国家: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依法治国,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依法保护环境,依法打击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③加强教育和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奖励节能高效的新科技。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④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与环保意识;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社区综合管理,建设生态社区建立生态保护区。(上述四点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个角度)
企业方面: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环境。②加快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迸行技术改造,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青少年:我们应积极参加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号召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
明建设;增强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如:爱护花草树木,不参加野外烧烤活动,不参与燃放烟花爆竹,不随意焚烧垃圾,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废弃物,节约水电、纸张等,进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进行举报并监督政府解决(或勇于同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7.为所在地区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活动,(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导向正确。) 活动如:环保文艺演出、美丽社区摄影展、环保宣传手册发放、环保知识讲座、环保知识竞赛等。
8.为学校设计几个开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活动形式。并说说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活动:①评选“青少年节能减排标兵”活动。②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大赛活动。③倡议节日不送纸质贺卡、改送电子贺卡。④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活动。⑥学校采用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
意义: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绿色生活的行为习惯。③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为建设“美丽中国”拟定几条宣传标语。
如: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中国美丽人人共享;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美丽中国,你我共建;等。
10.关于雾霾天气
危害:引发皮肤病、哮喘、癌症等各种疾病,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能见度下降,引发交通危害(陆运、空运);正常的工业生产,工作学习受到影响。
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汽车尾气的排放;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后排除的废气和粉尘;建筑工地的扬尘等。 开展PM2.5监测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PM2.5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环境质量,开展PM2.5监测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缓解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怎么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
少出门;少抽烟;少开窗;选对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清淡饮食。 走出雾霾的措施
政府出台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整治交通拥堵;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停车熄火,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倡步行等绿色出行;冬季集中供暖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