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习惯。 3、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2、 对开花的时间不能机械理解,注意用词的正确。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师述: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洪老师出示一些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
1、 出示词语。
苏醒 湿度 娇嫩 适宜 争奇斗艳 昆虫 传播 修建 大致 植物学家
2、 自由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师述:小朋友真了不起,能把这些词语顺顺当当的、美美的读出来,真好!那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继续学习13课花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述:课文中描写了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呢?请同学们走进第一自然段课文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和神奇吧!请打开书认真朗读第一自然段。(自由读)
(1)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句子。
凌晨四点,去年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七点左右,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九点左右,昙花开了。 (2) 自己读一读,你觉得这些句子写得怎样?(指名说) (3) 师述: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我们去文中寻美吧!边默读,
边画一画。画完了的同学小声读一读。请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反复朗读,想像一下这花的样子。
(4) 展示读。出示句子和图片,请小朋友分别以花的身份读句子,指名读。 师述:欣赏了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这么多的花,条形码想不想放声朗读?那请小朋友一起读吧!(出示课文原句)
(5)同学们不但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这些花被你们读得更美了。不知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一段后边还有一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吗?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全班交流)
(6)小朋友,在写这些花开放的时候,作者用了不同的描写,用词发出的丰富。请小朋友打开第54页填一填表达鲜花开放的词语。(出示课件) (7)齐读第一自然段,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就是: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出示课件,板书。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述:不同的花为什么开放的时间不同呢?请小朋友们分小组学习第二自然段,
注意先读书,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1) 小组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2) 师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并板书。 (3) 小结:刚才小组自主合作,找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原因,
小组学习很认真,真不错!
师述:有些花开放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
洪老师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请看课件。(出示材料)
蜂类外出活动早,依靠蜂传授花粉的植物花就开的早。蝴蝶约在上午十时出来活动,蝶媒花就在这时候开花。靠蛾子传粉的植物则在晚上开花,花瓣都为白色,并带有浓郁的香味,以吸引蛾子来传播花粉。
(4) 齐读第二自然段。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述:同学们,有位植物学家有意识地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了花钟,这多有趣呀!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三段。
(1) 指名读。
(2) 说说有趣在什么地方?出示句子: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
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从“刚刚”和“大致”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3) 师述: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几点钟,这太奇妙了。
板书。
(4) 请同学们欣赏花钟。(出示课件)
(5) 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花钟有什么感受呢? (6) 请同学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读读第三自然段。
师述: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花钟,现在洪老师想让小朋友把第一自然段学过的花放到钟面上去,请看:出示日钟和夜钟。 三、总结延伸。
师述: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不同的植物为什么 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课文只是向我们展示了几种花,洪老师再向大家介绍几种。
出示课件:
蛇清清蒲上下月麻晨晨公午午亮花四六英十五升在时时则时时上凌,左在,多了
(2)同学们,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板书。
(3)欣赏全文。 四、作业超市。(出示课件)
作业超市:1、背诵你喜欢的部分内容,积累你喜欢好词好句。2、继续留心观察你喜欢的花儿。3、搜集自己喜欢的花,组成花的时钟。
【板书设计】
现象: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温度 湿度 光照 仔细观察 13、花钟 原因:
昆虫活动的时间 善于思考
实用: 修建“花钟”看时间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一、 合理运用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知道,语文课程资源相当丰
富,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叫《花钟》时,我让学生除了从教材上获取信息之外,还有意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有关花钟和花的信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教学内容。尤其是课前,我要求学生去查找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在课中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 二、 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
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我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 三、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
我们牢固树立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体的思想是对的,但是,教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和讲解都是有必要的。因此,在《花钟》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由于这段只是介绍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学生容易学懂,所以我完全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只进行检查,也只用了少量的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