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听觉与触觉
(一)视觉的发生发展
1.胎儿有视觉吗?
答:有,人的视觉在胎儿4~5个月时就发生了。 2.新生儿有视觉吗?
答:有,在出生后的第一分钟,新生儿就能发现光亮的变化,能用眼睛追随刺激物。 3.什么叫视力?
答:视力又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4.什么叫颜色视觉?
答: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辩色力。 5.新生儿能看见什么颜色? 答:黑、白、灰
6.儿童命名颜色的顺序是什么?
答:红、白、黑、黄、绿、蓝、橙、紫。 7.如何发展儿童的视觉?
答:成人要注意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儿童多接触各种颜色,指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
掌握明确的颜色名称,并经常教育他们做精确的辨认。
(二)听觉的发生发展
1.胎儿有听觉吗?
答:有,胎儿耳朵的构造大约在妊娠6个月时就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可以感受到声音。 2.新生儿有听觉吗?
答:有,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就已有了听觉反应。 3.新生儿喜欢听什么声音?
答: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说话的声音。 4.如何发展儿童的听觉?
答:从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开始,妈妈就可以给宝宝玩一些能发出柔和声响的玩具。
柔和、缓慢、优美的声音会给宝贝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让宝宝产生安全感。
进行听觉训练,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和乐于收听音响的动机。
1
(三)触觉的发生发展
1. 什么是触觉? 触觉的地位
答:触觉:即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也是皮肤感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地位:触觉是人体发现最早,最基础的感觉,也是人体分布最广、最复杂的感觉。 2. 1岁前的儿童的主要触觉器官是什么? 答:口腔的触觉。
1岁之后人的主要触觉器官是什么? 答:手的触觉。 3. 儿童从什么时候有触觉? 答: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
4. 1岁前的孩子吃手、咬东西要不要阻止?
答:不要,因为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刺激孩子的触觉,手指能够运动得更加灵活,未来会变得更加灵活。 5. 手眼协调发生在什么时候?
答: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个年头。 6. 如何发展儿童的触觉?
答:胎儿出生后即有本能性触觉反应,如抓握反应。在此之后还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触觉活动,如顺着被子边缘摸,这属于一种早期探索活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进行视觉指导,使其能够准确地抓握物体。
一、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方位知觉
1. 定义
答: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 2. 儿童何时有方位知觉? 答:婴儿出生后就有。 3.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
答: 三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五岁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七岁儿童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
2
方位。
4. 为幼儿示范动作如何示范?
答:幼儿园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在动作上要以幼儿的
左右为基准,即进行“镜面示范”。如举手动作让幼儿举起右手,那么同样的自己所举的必须是左手。 5. 如何发展幼儿的方位知觉?
答:(1)当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和方位词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往
往把左右方位词与实物结合起来。
(2)幼儿要理解掌握标志空间方位关系的词。如对右利手的幼儿,家长就会教他:“拿饭碗的手是左手,使筷子的手是右手。”通过方位词与具体事物的结合,儿童就容易记住了。
(二)空间知觉----形状知觉
1. 定义
答: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知觉,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 2. 儿童何时有形状知觉? 答:婴儿时期
3. 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顺序?
答:(1)在婴儿时期已经辨别不同的形状,具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2)3岁基本能根据规范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5~7岁儿童的正确率比3~4岁儿童高。儿童在幼儿初期,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在幼儿中期,在此基础上逐渐能正确掌握半圆形、梯形;到后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适当的辨认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
(3)随年龄的增长能力逐步提高逐渐与掌握图形的名称相结合 4. 如何发展幼儿的形状知觉?
答:根据幼儿对图像认知的难易程度运用各种教具,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来进行具体的引导。
(三)空间知觉----距离知觉
1. 定义
答:是分辨不同物体远近的知觉,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
3
2. 儿童何时有距离知觉? 答:婴儿时期就有了 3. 视崖实验表明什么?
答: 婴儿已经意识到视涯深度的存在,说明幼儿已经具备深度知觉。
4. 如何发展幼儿的距离知觉?
答:经验对距离知觉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幼儿距离知觉的发展,可引导幼儿在现实中分析、比较,或用实际动作来配合。如用手比一比,走步量一量,结合动作练习目测等。
(四)时间知觉
1、定义
答: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如何获得时间知觉的信息?
答:(1)外在线索,比如太阳的升落、月亮的圆缺、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变化等,或生活、工作中的工作程序,都为人们判断时间提供了参数;
(2)内在线索,如人体自身的呼吸、脉搏、消化以及生物节律等,也可成为判断时间的依据。
3、人的时间知觉与什么有关?
答:(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4、婴儿最早的时间知觉来自于什么? 答: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应时间 5、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什么有关? 答: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 6、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顺序
答:(1)幼儿前期: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即“生物钟”;
(2)幼儿中期:逐渐学习借助于某种生活经验(生活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等)和环境信息(自然变化等);
(3)幼儿晚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开始有意识地借助于计时工具或其他反应时间流程的媒介认识时间。
4
7、如何发展幼儿的时间知觉?
答:(1)通过幼儿身体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来告诉幼儿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从而形成生活习惯;
(2)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培养时间观念; (3)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说些有关时间的词进行解释,培养时间知觉;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利用材料模拟时钟走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孩子更直观的认识到计时工具,提高时间知觉。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