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程序 地址 2、补码
3、直接映射 组相联映射 4、操作码 地址码 5、顺序 跳跃 6、运算器 控制器
7、独立编址 统一编址(必须按顺序填) 8、 可读
9、对阶 规格化(必须按顺序填) 10、适配器(接口电路) 二、单项选择题
1——5 BCACD 6——10 BCBBD 11——12 DC 三、判断题
1——5 ××√×× 6——10√×××× 四、简答题
1、DMA预处理:接收到DMA请求后,CPU向DMA控制器传送设备号、传送字数、主存缓冲区首地址等信息。(2分)
数据传送过程:CPU转去其他工作。DMA控制数据的传送过程,不断的把数据主存缓冲区和外设之间传递,每传递一个单位计数器就减1,直到计数器为0,完成本次传送。(2分)
DMA后处理:在接到DMA的中断请求后,CPU转去执行DMA后处理,检查传送是否完成,清空DMA工作寄存器,释放主存缓冲区等。(1分)
2、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在主存。(1分) 计算机区分指令和数据有以下两种方法:
通过不同的时间段来区分指令和数据,即在指令阶段(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为指令,在执行指令阶段(或相应微程序)取出的即为数据。(2分)
通过地址来源区分,由PC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码部分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操作数。(2分)
3、(1)链式查询方式(2)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3)独立请求方式(3分) 独立请求方式响应时间最快。(1分) 链式查询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1分)
4、 CPU包括4个工作周期:取指周期、间址周期、执行周期、中断周期。(2分)
取指周期: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放在IR;间址周期:取有效地址;执行周期:执行各条不同指令的功能;中断周期:保护断点。(3分) 六、 分析题
1、 若采用定长操作码时,三地址指令格式如下: CP(3位) A1(3位) A2(3位) A3(3位) 二地址指令和三地址指令最多只能有8条,若采用变长(扩展)操作码时,三地址指令格式仍为上图所示,但操作码的长度可随地址码的个数而改变。 2、(1)0~216-1,即0~65535 (2)1-215~-(1-215) (3)1-215~1
(4)215-1~-215,即32767~32768 3、(1)a为数据缓冲寄存器MDR ,b为指令寄存器 IR ,c为主存地址寄存器MAR,d为程序计数器PC。(4分)
(2)取指令的数据通路:PC→MAR→MM→MDR→IR(2分)
(3)数据从主存取出的数据通路(设数据地址为X):X→MAR→MM→MDR→AC→ALU
数据存入主存的数据通路(设数据地址为Y):Y→MAR,AC→MDR→MM(2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