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课程复习资料 2012年
社区体育理论知识复习策略 ? 理解为主 ;理解为上;理解为目标; ? 反对死记硬背;
? 早复习,忌懒惰;复习总时间应达到10小时以上; ? 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理解为主记忆为辅; ? 判断、论述题考察对社区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 总体还是考察社区体育认识。
绪论部分
一、填空:
1.原始社会中(农业)的诞生是社区形成的根据原因。
2.(农业村落)的形成意味着具有相对完整性的社区生活的开始。 3.社区的本质功能——满足人的谋生
4.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源于(西方社会),作为尊重人并致力于人发展的社会工
作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及社会思想有关。
二、选择
1.社区是( )发展的产物。农业。
2.传统社区的特点有:同质性强;强烈的社区认同感;交往程度高;关系密切;具有共
同的利益。
3.下列哪些体育形态包括了社区体育:A社会体育;B群众体育;C竞技体育;D学校体育;E军队体育;答案AB
4.社区体育产生的根本社会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三、辨析
1.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2.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主动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对)
3. 广义的社会体育即传统意义上的群众体育,是指除了竞技体育以外的一切体育活动。
对
4. 狭义的社会体育是指除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之外的社会体育活动部分。
包括: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单位体育等(对)
5.社区体育是指社区群众为满足健身娱乐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体育文化活动。(对) 五、简答
1.现代社会重视和倡导社区的原因是什么?
答;试图通过社区发展解决工业化以来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诸如:失业、贫困、疾病、孤立无援、犯罪等。社区工作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创立的工作方法。
1
2.社区体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社区体育产生的根本社会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是社会体育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冲击了我国传统的“单位体制”。单位迫于市场的压力,不能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占用工作时间组织本单位或行业的各种体育活动,单位人的体育利益转向社区,从而促使了社区体育的诞生。
第一章 社区基本理论
一、名词与概念:
1.社区是指包含那些具有一个或更多共同要素以及在同一区域保持社会接触的人群。 二、填空:
1.社区这个概念在中国,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提出来的。他于1948年10月16日在《社会研究》发表了论文《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 2.德国学者是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3.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是人类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域空间,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
4.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五方面,地域、人口、组织结构、文化、认同感。
5.社区的规模主要表现为社区人口的多少,地域面积的大小等。其中人口的多少是衡量社区大小的最主要指标。根据社区人口多少,社区可以划分为巨型社区、大型社区、中型社区、小型社区和微型社区。
6.社区是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用多元综合标准对社区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把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这也是最常用的社区类型划分方法。
三、选择
1.社区具有多重功能,这些功能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整合功能; 2.社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极其丰富的、多元的生活功能,其首要功能是?A
A、经济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控制功能; D、福利功能;
3.社区体育同其它体育形态相比,具有自身的本质特征,它们是?ABCD
A、 它是区域性体育,区域范围相当于基层社区; B、 它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体育; C、 它以本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条件;
D、 它的宗旨是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 四、辨析
社区是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如果用多元综合标准对社区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把社区划分为 城市 社区和 农村 社区。这也是最常用的社区类型划分方法。
1. 构成社区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它通常包括5个方面的基本因素,即地域、 人口、
组织结构、文化、和认同感。
2. 最早提出社区(community)一词的是法国思想家奥古斯特·孔德。( 错 ) 3. 社区是静止的稳定的常态系统,不会发生什么发展变化。( 错 ) 4. 社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对) 5. 社区是静止的没有发展变化的。(错)
6. 汉语“社区”一词,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费孝通 先生在1948年提出来的。
2
7. 农业村落 的形成意味着具有相对完整性的社区生活的开始。 五、简答
1.现代社会重视腾尼斯观点的缘由: 社会是人们之间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对占有物的合理交易和交换基础上形成的,它由异质人口组成,个人之间相互疏远甚至仇视“社会”的秩序混乱,人情淡漠,具有非人性。他认为由社区向社会的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淡漠、疏远感到厌恶,开始对腾尼斯提出的“社区”发生兴趣。
2.社区文化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社区归属(依赖)与社区认同感等。
第二章 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
一、名词与概念 1.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填空:
1.社区居民是社区参与的主体。
2.我国社区建设的根据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3.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
化、社区医疗卫生。
三、选择 四、辨析
1.社区服务的对象只是社区中的弱势人群。(错) 2.社区服务应是福利性和经营性的结合。(对)
3.社区建设包涵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4. 社区建设是指社区的各种建筑。(错) 5.社区体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6. 社区体育属于社区服务的内容,也是社区建设的对象。(dui) 五、简答
1.社区服务在西方国家发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社区服务发端、发展于工业化国家,它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发展掀起了高潮,但与此同时如失业问题、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等也层出不穷。社区服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而产生。 2.请简述社区建设与社区体育的关系。
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教育、社区文化体育等内容,社区体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建设的良好发展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资源和人文环境,社区建设是社区体育长足发展的土壤。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社区体育良繁荣文化生活,增强社区精神文明,也反过来促进社区建设水平的提升。
3
第三章 我国社区体育基本理论
一、名词与概念
1.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于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2.街道社区体协——为组织和管理街道社区体育工作(活动)而设立的一种正式组织机构(形式)。街道社区体协是以街道为区域范围,以基层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为依托,机构附设在街道文教科、文化站或社区服务中心,由辖区单位和居(家)委会为参加单位共同组成的体育联合体。 二、填空:
1.我国的社区体育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首先以“区域性单位体育横向体育联合体——街道社区体协”的形式出现。1989年,天津市河东区首次提出了“社区体育”的概念。
2.在构成社区体育的6大基本要素中,管理者、指导者是联系社区体育各要素的纽带。 3. 在构成社区体育的6大基本要素中,社区体育组织是社区体育的主导要素。
4.社区体育的6大要素包括: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和经费、管理者和指
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三、选择
1. 社区体育的根据宗旨是——不断满足社区群众的体育需求。(对) 2. 社区体育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体育主动适应变革的产物。
3.社区体育的功能在于:促进居民参与;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文化。
4.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社会体育主要是以( )为主。单位体育。 5.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崛起,给我国城市社会体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那么,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内部动力是? C A、社区服务; B、社区建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决定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根本社会因素是( )。
A、各地体育人口数量; B、各地体育组织; C、各地现代化水平; D、社会体育指导员; 四、辨析
1.社区体育是社区群众针对自身的体育发展需要,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美、
乐为目标的社会文化体育现象。(对) 2.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错)社区群众。 3.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整体上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对) 五、简答
1.社区体育具备区别于其他体育形态的本质特征。 (1)它是区域性体育,区域范围相当于基础社区。 (2)面向全体社区成员。
(3)以本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条件。
(4)满足社区成员体育需求,增加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发展社区感情。 2.请绘制社区体育构成要素结构图。第54页。 3. 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有:
自主性;区域性;余暇性;娱乐性;公益性;松散性;弱竞技性。 4社区体育在促进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