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
器人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沪经信装[2014]785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11.10 【实施日期】2014.11.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沪经信装〔2014〕785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应用,我委研究制订了《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4年11月10日
1 / 2
附件:
关于上海加快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并推广应用机器人,既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四新”经济、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需要,也是上海应对人口红利减弱、优化产业人口结构的需要,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应用,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趋势和现有基础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与市场需求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产品技术正在由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向第二代感知型机器人发展,未来将向基于移动互联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发展;应用领域由汽车工业为主,加快向电子、船舶、医药、航空、航天、食品等领域推广;市场需求正由发达国家为主向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变,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我国各地纷纷规划机器人产业园区,国内企业纷纷进军机器人领域,但大多为加工组装,低端产品面临潜在过剩风险,高端核心功能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从上海自身看,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上海已成为我国产业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形成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本地企业与国内其它企业在沪竞相发展格局,形成机器人研发、生产、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了一批本体和功能部件企业、系统集成商、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然而,与发达 2 /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