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2课时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中考要求解读]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了解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元素组成的基本原理。
2、了解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原则,学会依据质量守恒原理推算未知物化学式的方法。 3、学会熟练书写常见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4、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会根据提供的信息书写陌生反应的方程式。
5、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知道它和化学式计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6、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微粒数目比、质量比。并熟练掌握根据一个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重视计算格式的规范。 一、导入谈话: 二、自学:
1、无数的实验证明: 质量总和等于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质量守恒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 、 和 不变。
3、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是: ;______ _______ _。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 ,“=”表示 。生成的气体符号为 “ ”,难溶的沉淀符号是 “ ”。
4、通常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如:现有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写出此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上: (2)微观上: (3)质量上: 5、在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中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 三、互学:
1、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酒后驾车已成为一种违法行为。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 , 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应为 ( ) A. Cr2O3 B. CrSO3 C. Cr2(SO4)3 D. CrS 2、某有机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R + 13O2 === 8CO2 +10H2O。根据质量守定律,R的化学式为 ( )
- 1 -
点 燃
A.C4H10 B.CH4 C.CH4O D.C2H4O2
3、为了将汽油发动机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在某催化剂作用下用NH3与NO反应,其化
学方程式为:4NH3 + 6NO=====5N2 + 6H2O;在通常状况下,依据左式前后顺序,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
4、化学上常采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 ) A.CH4O B.CH4 C.C2H6O D.C3H6
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X 2 24 Y 3 待测 Z 111 0 Q 6 15 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铜加到硝酸银溶液中:Cu+AgNO3 = CuNO3+Ag B.电解水:2H2O = 2H2↑+O2↑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MgSO4+2NaOH == Mg(OH)2↓+Na2SO4 D.甲醇燃烧:CH3OH+O2 7、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
CO2+H2O
2CO2)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ν(CO):ν(O2) =2:1
8、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
质质量变化如下: 关于下列认
物 质 质 量 反应前物质质量/g 反应后物质质量/g A 30 待测 B 30 33 C 30 0 新物质D 0 22 此反应,识不正
确的是( )
A.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 2 -
B.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9、53gNa2CO3 和42gNaHCO3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则( ) A.Na2CO3放出的CO2多 B.NaHCO3放出的CO2多 C.Na2CO3 和Na HCO3放出的CO2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四、导学: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铁生锈后质量变大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质量不变 2、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⑤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23 B. 92 C.48 D. 46
4、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 A.4:19 B.3:5 C.1:3 D.2:17 5、右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A.3:1:2 B.4:1:3 C.4:1:2 D.3:1:3
6、某纯净物A稍稍加热就分解成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A中含有水 C.A是化合物 D.A不稳定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波尔多液的配制CuSO4+Ca(OH)2==Cu(OH)2+CaSO4
分
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
B.铁屑溶于稀硫酸:2Fe+3H2SO4 =Fe2(SO4)3+3H2↑
点燃
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 2CO2+3H2O D.铜绿受热分解:Cu2(OH)2CO3 ==== CO2+H2O+2CuO
8、现有化学反应A+B== C,若将agA和bgB充分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gC,则(a+b)与c 的关系是 ( ) A、 ≥ B、> C、≤ D、= 9、将3g碳放在5g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 ( ) A、CO B、CO2 C、CO2和O2 D、CO和CO2
- 3 -
10、 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
性反应是原材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为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HCl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 ) A.H2+Cl2=2HCl B.2NaCl+H2SO4=Na2SO4+2HCl
C.Cl2+H2O=HClO+HCl D.BaCl2+H2SO4=BaSO4↓+2HCl
11.小羽从试剂商店购得一瓶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配制120 g 5%的双氧水,全部
用于制氧气,则双氧水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约为 ( ) A. 3.2 g B. 2.8 g C. 2.4 g D. 1.6 g 五、反馈练习
1.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2、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 一定含C、H;② 一定不含O;③ 可能含O;④ 一定含O;⑤ 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 ⑥ 分子中C、H的原子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3、“宝剑淬火”过程中,铁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另外一种气体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从基本反应类型来分属于 。
4、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 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质量比依次为 。
5、实验室用16g高锰酸钾(KMnO4)放在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的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4g,则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剩余物质是什么?各多少克?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反思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