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答案B 6.(2018·四川泸州中考)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小明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 (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3)某同学绘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2)由小变大 (3)98
模拟预测
1.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答案D 解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选项说法错误;由题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C选项说法错误;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故正确的选项是D。
2.使用空调时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你认为对室内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A.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高于20 ℃ B.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高于20 ℃ C.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低于20 ℃ D.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低于20 ℃ 答案A 解析夏季使用空调来降温,设定温度越高越省电,所以设定温度一般不低于26℃;冬季是用空调来升温,设定温度越低越省电,所以设定温度一般不高于20℃。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
3.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
D.加热5 min时物质温度是48 ℃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初温是40℃,BC段表示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这是一种晶体,选项A、C说法正确;CD段是液体吸热升温的过程,选项B说法错误;加热5min时,该物质还没有熔化完毕,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物质的温度是48℃,故选项D说法正确。 4.下图所表示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答案D 解析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樟脑丸消失是升华现象;冬天玻璃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凝华形成的;冰棒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5.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答案B 解析刚进教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正确的选项是B。
6.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如图
所示,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答案C 解析污水中的水首先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塑料外罩液化为小水珠,水珠越聚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里。
7.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A 解析冰的熔点是0℃,加入盐后,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说明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直接凝华而成的。 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0℃,A选项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选项正确;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储存在钢罐里的,C选项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舞台上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D选项错误。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答案B 解析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灯丝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形成的,故选项A正确;大雾逐渐散去是液态小水滴吸热汽化,选项B错误;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时,由于水银凝固而无法测温度,选项C正确;夏天从水中上岸的人由于皮肤上的水蒸发吸热,人会感到冷,选项D正确。 10.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答案C 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
11.(多选)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4 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t=4 min到t=6 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t=6 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 答案ACD 解析如题图所示,水的初温是90℃,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在第4min和第6min之间,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100℃不变,所以水从第4min开始沸腾,实验时水的沸点是100℃,在第6min之后继续给水加热,水还是处于沸腾阶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100℃不变。 12.(多选)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儿,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答案BCD 解析冰花是由室内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A选项错误;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水分不断蒸发的缘故,B选项正确;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人会感觉比较冷,C选项正确;从冰箱中取出的冰茶温度较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冰茶的外壁上,故D选项正确。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