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是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探索和应用,方法容易得出,但对方法的灵活应用相对较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过程,体验迁移知识,交流概括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感悟转化的数学方法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沟通分数与小数的内在联系,学生易于推导和接受,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的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模式
综合运用“探究型课题”教学模式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 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0.4 0.36 0.229 0.0123 2.求下面各题的商(小数、分数)。
2÷5 5÷8 7÷10 5÷6 1÷4 2÷9 6÷12 13÷30
1
设计意图:针对性复习唤起学生记忆,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奠定基础。
4 3. 课件出示:羚羊和鸵鸟进行赛跑,羚羊每分钟跑0.9千米,鸵鸟每分钟跑 千米,谁跑5 得快一些?
(比较引入,明确学习的必要性。) 生:比较0.9和 4 的大小。
5
师:可是,一个是小数,一个是分数能直接比较吗?怎么办?
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会遇到这样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为了便于比较,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揭示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以问题入手,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 二、探究新知
1.小数化分数(板书)
出示小数:0.46 0.03 0.4 0.15 0.84 师:请大家独立探索。
84 生:0.46= 46 0.03= 3 0.4= 4 0.15= 15 0.84=
100 100 10 100 100
师:请问你的根据是什么?
过渡:小数表示的意义。
生1:小数的意义。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
设计意图:由小数的意义入手,让小数化分数简单易懂,容易接受。
46 4 15 84 生2:我发现 100 、 、 、 这些分数可以约分化简。 10 100 100 过渡:分数的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师:那么,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组织“先行组织者”,为具体知识的学习导航)
生:把小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写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化分数的方法(课件展示):小数化分数时,先把小数写 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把最终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小数化分数的推理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练一练:把0.12 0.5 0.66 0.125 0.25化成分数。
2
2. 探究如何把分数化成小数 学生自学:教材P.98页
(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9 7 11 出示例2:把0.7、 、0.25、43 、 、 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10 100 25 45
师:这6个数中,有分数、有小数,该怎么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检测自学效果,巩固自学成效;组织“先行组织者”,为具体知识的学习导航。) 生1:把小数化成分数。 生2:把分数化成小数。
设计意图:有分数和小数进行大小比较,引出把分数化成小数的问题。
师:请大家先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 交流反馈、汇报: 生1:我把小数化成分数,通分之后进行比较。0.7= 7 0.25= 25 通分:
10 100 7 = 630 25 = 225 9 = 810 43 = 387 7 = 252 11 = 220 10 900 100 900 10 900 100 900 25 900 45 900 11 。630 > 387 > 252 > 225 >220 9 >0.7> 43 >0.25> 7 > 因为 810 > ,所以 900 900 900 900 900 900 10 100 25 45 过渡:分数的通分,便于分数的大小比较。 生2:我把分数化成了小数,直接进行比较。
11 ≈0.24 9 43 7 =0.9 =0.43 =0.28 45 100 25 10 43 > 7 >0.25>11 因为0.9>0.7>0.43>0.28>0.25>0.24,所以 9 >0.7> 45 10 100 25
师: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生:第二种方法简便。因为第一种方法通分时计算的数比较大,做法要复杂一些。 (理解将分数化成小数的必要性。) 师:那么,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呢? 7 ÷25=0.28 生1: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 =725
7 7×4 28 生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如 = = = 0.28 25 25×4100
生3: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 (进行知识的纵向迁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过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结: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课件展示):
一般情况下,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特殊方法:分母是10、100、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分母是10、100、1000…… 的因数时,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3
注意: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分数化小数的推理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师:回过头来,现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独立解答课前的问题。
4 13 44 30 6 43 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练一练:把 。 5 21 55 100 8 86
三、巩固练习,优化认知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十九的第1、2、5题。
(进一步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2.完成教材第99~100页练习十九的第3、6、7题。
提示:这是应用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实际问题。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也可以将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方法。
3. 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九的第8题。
提示:这也是比较大小的实际问题。解答方法比较灵活。可以统一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再比较;也可以统一成以分数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知识梳理,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可以直
接把小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而分数化小数时,一般情况下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取近似值;如果分数的分母是10、100、1000??可以直接化成小数;如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可以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因此,在做分数化成小数的题目时,要认真观察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使得计算又对、又快。
板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 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把最终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0.4 = 4 = 2 0.03= 3 100 10 5
分数化小数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特殊方法:分母是10、100、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时,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注意: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7 7×4 28 7 ÷25=0.28 = = =0.28 =725 25×4 100 25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