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6 20:52: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所以在整理单元知识点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回忆、复习,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把下面各长度按从长到短的顺序填一填。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

( )>( )>( )>( )>( )>( )

(考查知识点:长度的大小;能力要求:认识具体长度的大小)

B类

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最短的线段是( 米。

(2)最

长的线段是( 米。

(3)三条线段之和是( )厘米。

(考查知识点:测量线段长度;能力要求:会用刻度尺测量线段长度)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 B类:(1)最短的线段是(1),长1厘米。

(2)最长的线段是(2),长3厘米。 (3)三条线段之和是6厘米。

教材习题

第8~10页“练习一”

1.估计:3厘米 估计:4厘米 测量:3厘米 测量:4厘米 2. 8 14 50

3.大约5支铅笔长1米 大约4根筷子长1米√

4.跳绳比1米长√ 小猫比1米矮√ 椅子比1米长√ 5.略

6.三角形:3厘米 2厘米 4厘米

长方形:3厘米 2厘米 3厘米 2厘米 正方形:2厘米 2厘米 2厘米 2厘米

发现:长方形的对边都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7.两条线段一样长。

8. (1)数学书长26厘米。 (2) √ (3)房间高3米。 (4)字典厚6厘米。 (5) √ (6)教室长10米。 9.鞋比10厘米长 门比1米宽 双臂伸开比1米长 10.( ) √ √

11.乌龟大约要爬6厘米就能吃到小鱼。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长( )厘),长( )厘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一 加法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材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参观活动吗?如果想参加的话,就要先通过今天这一关。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情景图)

师:大家看,这就是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正集合的图片。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交流知道: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设计意图:集体参观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有利于后续的计算】

二 自主探究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师:求“二(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问题,思考怎样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定义,深刻领悟加法的算术理论】

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计算结果?

生1:我是口算的:我想35如果摆小棒是3捆和5根,加2根就是37根,所以35+2=37。 生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35表示3个十和5个一,加2就是加2个一,所以个位上的5和2对齐,相加就是7,十位上是3,所以是37。

师:是啊,以前我们学习笔算加法时一再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师:如果求“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算法。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结合摆小棒可以知道,小棒的捆数与捆数相加,单根数与单根数相加,计算的时候要个位上的数字加个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结果与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师:同学们的算法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竖式时,首先要将两个加数的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

教师边讲解边板演。 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解决了参观博物馆情境中的问题,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我们又学会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同学们今后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运用哟!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又可以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知识是相通的,以前我们学过的竖式计算法则,对于现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仍然是适用的。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积累和运用,做个有心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反思

1.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去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认识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突出笔算的方法,既传承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2.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探索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B类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能力要求:能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14+23=37(人) 答:跳高和跑步的一共有37人。

教材习题

第12页“做一做”

1.32+6=38 24+3=27 5+43=48

5 3 2 (2 4)

+ (4 3) + (6) + (3)

(4 8) (3 8) (2 7)

相同数位对齐。

2.

+ 2 2 1 3 4

第13页“做一做” 1.

(3 3)

4

+ 3 3 3 7

+ (4 3) (7 6)

2. 24+61=85 53+22=75 37+42=79

2 4 + (6 1) (8 5)

(5 3)

+ 2 2 (7 5)

(3 7) + (4 2) (7 9)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材第14页)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过程,进而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参观博物馆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景图)

师: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7=

二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能自己尝试计算吗?可以摆小棒,还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只要你有不一样的算法,大家就很高兴听一听,希望你勇敢地告诉大家。

生1:我觉得35先加30就是65,然后加7的时候,可以先加5得70,再加2就是72。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我摆了3捆和5根,又摆了3捆和7根,这时候5根和7根能凑成1捆(10根是1捆)还余2根,那么3捆加3捆再加1捆就是7捆,这样就是7捆和2根,也就表示是72。

生3:我觉得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并且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上相加得12,说明摆小棒的时候又多了一捆还剩2根,所以在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1,这样十位上就是3加3再加1(刚进位来的)得7,写在十位上,是72。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方法都正确。有的同学还用了上一节课刚学过的竖式计算知识,真棒!下面老师再把竖式计算的书写和算法重复一遍,会的同学跟老师一起说,好吗?

教师边板演,边讲解:竖式书写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数字跟个位数字对齐,十位数字跟十位数字对齐。计算的时候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10,就向十位进1。十位上数字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个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上。也就是说和与加数都要符合“相同数位对齐”的规定。

【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5vd68s3k7f1wl0k4bu3bj0w6iihw013l7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