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的区域差异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4 6:06: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综合解说

【主干知识归纳】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 秦岭—淮河线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 中线 四大地理区域及划分依据 国 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区 北方地区和 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域南方地区 差 人文经济概况:农业、工业、旅游、交通运输业 异 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青藏地区和 西北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人文地理特征:人口、民族、农牧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和农牧业生产特点。 难点:1、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黄土高原、西北地区、三江源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3、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4、修建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学习方法提示】

1、归纳记忆法:此法是对某些知识总结分类,串成一条线。如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①它是我国一月份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是800MM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③是暖温带与亚热带通过的地方。④是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⑤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⑥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界线。⑦是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⑧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2、列表比较法:区域比较能有效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重组、辨析,达到削繁就简,简洁明了的效果,有利于凸显各区域地理特征。如列表比较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

3、综合归纳法:区域特征是建立在对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总结的基础上,是对一个区域的地理概貌的高度概括。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例如: 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南方地区的“暖湿”等。 【中考命题预测】

综合近几年中考,今后中考将对本章综合分析方面有多侧重:(1)中国地理的所有知识点都可综合在四大地理区域中考查,如考查某一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工业、农业、交通等。(2)重视环境问题与

实际问题的考查,如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等。 (3)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标志性工程的意义。

常见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读图分析题和材料分析题。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趣味情景激思】

《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秦岭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冬季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南下,夏季阻挡减弱夏季风北上,使

南北两侧地理差异十分显著。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原因吧! 【课程标准要求】

1、 知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 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 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界限和范围。

4、 提高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问题探究思路】 我国有哪四大地其大致什么走向? 其南北两侧有哪些 差异? 【教材内容全解】 知识点一 秦岭与淮河

理区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分别是什么? 〔课本图表点拨〕 教材P75图4-1

点拨:主要展示秦岭、淮河的位置、走向(流向)。

教材P75图4-2“秦岭”和p76图4-3“淮河中游景色”

点拨:分别展示秦岭和淮河的景观,加深对秦岭和淮河的了解。 〔教材活动探究〕 教材p75活动 1、 读图4-1,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答案:秦岭山脉为东西走向,淮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2、 找出秦岭—淮河线

通过的主要省级行

1、 秦岭

横亘于我国中部的甘、陕南部地区,东西走向,海拔多 为1500---2500米。它是我国两大水系—长江和黄河的分水 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江谷地。 2、 淮河

发源于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和江苏等省, 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另一支则经过苏 北灌溉总渠东入黄海。

〔温馨提示〕 淮河原为独流入海的河流,因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造成淮河 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 3、 秦岭淮河线经过的省区

甘肃省、四川省、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以及江苏省。 4、 淮河的成为“坏河”的原因治理措施

原因:在黄河夺淮的700年中,黄河多次泛滥携带大量泥沙,淤高了淮河河床,使中游河槽变成了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淤塞。每遇汛期,上游来水大增,下游又无通畅泄水渠道,以致破堤决口,泛滥成灾。

治理措施:(1)上游:修建水库,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中游: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辟新的入海通道。(2)政府应加强淮河沿岸工厂的治污力度,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工厂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 例1图中所示的山脉属于秦岭山脉的是( )

政单位。 答案:甘肃省、四川省、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

3、 下列省级行政单位

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①湖北 ②河北 ③江西④山东 ⑤浙江 ⑥山西 答案: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②河北④山东⑥山西。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_________ __________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A B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__________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C D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秦岭以北是关中平原,

以南是汉江谷地。答案:D

〔合作探究〕

〔思维延伸〕 秦岭—淮河穿过我国甘肃、四川、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与1

月0℃等温线、800㎜年降水量线一致,是暖温带与亚热带、湿润区与〔课本图表点拨〕

教材P77图4-4“沿

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07°48′E线陕西省

知识点二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南部地形剖面”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体现在其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见下表: 点拨:展示了高大的秦

岭及南北两侧地形区。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教材P77,阅读“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1月平均气温 <0℃ >0℃ 地理差异”表

河流封冻情况 结冰 不结冰 点拨:介绍了秦岭—

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教材活动探究〕 教材p76-77活动:

1、 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树

木冬季落叶,南树木大多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

山南人们以大米为主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主,食。猜一猜,这是我过的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哪一条山脉?

答案:秦岭。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2、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或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安最低气温为-26℃,秦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

为-7.6℃。你能解释两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地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吗? 例2 (2009.湖南常德中考) 答案:主要是由于东西走向的秦岭把强寒潮带来的强冷空气阻挡在山体的北侧,冷空气不能越过山体到达南侧,致使南侧气温比北侧高

1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北方地区和西北

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 答案:C 〔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秦岭-淮河南北在修建住房的时候在哪些方面会有显著不同?为什么?

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秦岭—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800㎜以下,所以房顶坡度小;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在800㎜以上,所以房顶坡度大。秦岭—淮河以北1月均温在0℃以下,所以房屋注意防寒保温;秦岭—淮河以南1月均温在0℃以上,所以房屋注意通风散热。 〔高效记忆〕

秦岭—淮河线(口诀记忆)

秦岭淮河线,南北有不同:以北为旱地,需用水浇灌。 东北春小麦,作物一年熟;华北冬小麦,两年能熟三。 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两或三,水稻为重点。 水文特征变,北河汛斯短;有冰流量小,沙多水位变。 南河流量大,水位变不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气候分界线,五个大方面:无霜生长期,长短南北反;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的区域差异 - 图文 的文档
中国的区域差异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ebd113f6u9kcek7h0t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