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C Fe Cu 用作建筑材料 Ca(OH)2+CO2═CaCO3↓+H2O Fe3O4+4CO【解析】 【分析】
A~G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 B、D 是无色气体,C 为白色沉淀,A、E、F 是黑色固体,G 为红色固体,C 为白色沉淀,B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二氧化碳高温生成D,所以D是一氧化碳,E点燃生成F,所以E是铁,F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铁,G是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知,A是C,E是Fe,G是Cu; (2)C是碳酸钙,一种用途是:用作建筑材料;
(3)①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
2+CO2═CaCO3↓+H2O;
高温 3Fe+4CO2 Fe+CuSO4=FeSO4+Cu
②是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
高温 3Fe+4CO2;
③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6.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氧化物,B为单质,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常见的补钙剂中的主要成分;D与E的组成元素种类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C + 2CuO 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根据“C是常见的补钙剂中的主要成分”,则C为碳酸钙;根据“D与E的组成元素种类相同”、“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氧化物,B为单质,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则推测A为氧化铜,B为碳,D为一氧化碳,E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根据分析,E为二氧化碳,故E的化学式 CO2。
(2)A和B发生反应,即碳与氧化铜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CuO(3)D→E反应,即一氧化碳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O2(4)根据分析,物质D为一氧化碳,故D的一种用途:做燃料。 故答案为:
(1)CO2;(2)C+2CuO属;(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Cu+CO2↑; (3)2CO+O2
2CO2;(4)做燃料或冶炼金
2CO2。
2Cu+CO2↑。
2Cu + CO2↑ 2CO + O2
2CO2 做燃料或冶炼金属(其
7.有一包固体X,可能由NH4NO3、FeCl3、NaOH、Na2SO4、CaCO3、Ba(NO3)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X与熟石灰研磨,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X按图中的甲进行实验。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由甲实验判断,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
②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固体质量随滴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白色沉淀B的成分为____________,图乙中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原固体X的组成,取无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固体X中还含有________。
2++
【答案】NH4NO3 过滤 FeCl3 BaSO4、CaCO3 Ca、H NaOH
【解析】 【详解】
(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反应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取少量固体X与熟石灰研磨,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NO3,故填NH4NO3。 (2)①操作a将液体与不溶性固体分离开,则该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
过滤后得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D,而FeCl3溶液呈黄色,所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3,故填FeCl3。
②由图可知,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则固体中能与稀硝酸反应的难溶性固体为碳酸钙,不溶于稀硝酸的是硝酸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故填BaSO4、CaCO3; 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图乙中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钙和过量的硝酸,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硝酸钙解离的Ca+和硝酸解离出的H+,故填Ca2+、H+。
(3)取无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的沉淀中含有碳酸根,固体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的是氢氧化钠,故填NaOH。
2
8.甲、乙、丙是仅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丁由钙、氧和碳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丙______。 (2)实验室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CO2 CO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CO2+C
高温2CO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甲、乙、丙是仅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丁由Ca、O和C三种元素组成,故丁是碳酸钙,碳酸钙能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甲是二氧化碳,由于甲能与丙相互转化,乙能生成二氧化碳和丙,故乙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炭,丙可能是一氧化碳;若甲中不含碳元素,则甲可能是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的水,根据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与水相互转化即可完成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甲的化学式为CO2,丙的化学式为CO;
(2)实验室通过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可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
2═CaCO3↓+H2O;
(4)二氧化碳和碳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高温2CO。
9.小习在玩“密室逃脱”的第一关中,就遇到了一道寻找7位数字的通关密码题目。请你来帮他解决难题。如图所示:墙上有一个这样的六边形图案,编号分别对应一种物质,已经在图上给出。通过寻找,小习找到的线索Ⅰ:在六边形中的8种物质,如果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对应的编号才能依次构成相邻的密码数字。Mg能H2SO4与发生反应,不能与NaOH和Na2CO3反应,所以密码顺序为:①③。
(1)请利用编号①﹣⑧位置上的物质,按照规则把缺失的通关密码依次补全: ① ③ ___ ___ ___ ___ ⑧
线索Ⅱ:(2)写出①和⑧两种物质参加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线索Ⅲ:(3)选择一组物质,写出纯碱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___;写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写一个即可)。 祝贺你完成以上任务,获得开启第一间密室的钥匙。 【答案】④ ⑦ ⑥ ⑤ Mg+H2SO4=MgSO4+H2↑ 3CO+Fe2O3
高温2Fe+3CO2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详解】
(1)硫酸会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钠不会与氧化铁反应,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第三位是④,第四位是⑦,氢氧化钙会与盐酸反应,不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第五位是⑥,一氧化碳会与氧化铁反应,不会与盐酸反应,所以第六位是⑤,所以 ① ③ ④ ⑦ ⑥ ⑤ 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