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更新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消除或减少危害,有效控制重大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持续改善公司的安全管理绩效,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处置及新、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全过程。 3 组织机构和职责 3.1 评价组织机构
3.1.1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3.1.2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部)。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
3.1.3 分公司和物流中心对应成立以单位或部门领导为组长,并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小组(以下简称评价小组)。 3.2 职责
3.2.1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2.1.1 负责公司本部及各分公司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更新工作所需人、财、物的投入;
3.2.1.2 保持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更新工作正常运行; 3.2.1.3 审核批准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准则;
3.2.1.4 审核批准公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3.2.1.5 组织公司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3.2.2 办公室工作职责
3.2.2.1 负责组织制定及修订公司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更新程序; 3.2.2.2 指导各分公司和物流中心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小组进行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更新;
3.2.2.3 组织公司本部各部门进行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和更新,编制填写公司本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制定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3.2.2.4 汇总公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评价表。 3.2.3 分公司评价小组工作职责
3.2.3.1 按公司重大风险评价基则或本程序中“5 评价方法选用原则”定期组织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和更新工作;
3.2.3.2 组织编写分公司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并制定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
3.2.3.3 汇总分公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评价表,经分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并将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评价表报办公室。 4 评价范围及对象
公司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生产活动、产品、储运、装置、设备、设施、服务、检维修、消防、相关方在公司提供的服务和使用的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所有可能导致重要的危害和影响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4.1 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异常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4.2 在确定评价范围后,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价对象:
——按生产流程的各阶段; ——按地理区域或部门; ——按装置、设备、设施; ——按作业任务。
4.3 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价。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
——所执行任务的期限、人员及实施任务的频率; ——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 ——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物理、化学性质; ——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培训; ——作业指导书或作业程序;
——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历、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 5 评价方法选用原则
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包括直接判断法、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五种。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考虑: ——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 ——活动或操作性质;
——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 ——危害分析的目的;
——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 ——潜在风险度大小;
——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 ——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
评价方法选用对照表
作 业 新建、扩建、改建及其它变更 设备拆除 关键生产装置、设施 检 维 修 频 率 项目设计时; 作业前进行。 作业前进行。 每年进行。 检维修前进行。 初始识别、评价; 方 法 预危险性分析(PHA) 工作危害分析(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工作危害分析(JHA)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发生5.4.2条所描述的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变化时。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事故事件发生后进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行。 初始识别、评价; 开、停车前。 (LEC) 工作危害分析(JHA)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工作危害分析(JHA) 开、停车 日常作业活动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每年进行。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每年进行。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 不间断进行。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6 风险评价及控制工作流程
序号 流程 工作内容/过程接口 职责 1.公司本部、各分公司、物流中心; 2.办公室。
本程序; 评价小组 重大风险评价基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
1.评价小组; 2.评价小组;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本程序 支撑文件/流程 1.成立评价小组; 1 准备 2.制定重大风险评价基准; 危害识别2 和风险评价
1.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 2.对确定的范围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3.填写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4.填写隐患台帐。 1.确定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 2.编制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3 风险制改进措施; 控制 3.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审批; 4.编制实施方案。 3.公司领导(分公司领导) 安全检查及隐患4.本部(含物流中心)、各整改制度。 分公司。
1.领导小组; 2.评价小组; 3.评价小组。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更新危害 1.风险控制效果评审并形成报告。 2.针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重新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3.不间断地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4 及风险信息
7 风险控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