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田径科目体育课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比例研究
作者:王世鹏 徐斌 来源:《商情》2020年第34期
【摘要】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校教育改革,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的确形成较大助力,不过也给高校的体育课课程分配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凸显体育课的趣味性,同时也需要以此来锻炼学生体能,为了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田径科目的相关课程其教学计划就必须做出适度的调整。
【关键词】田径; 大学体育; 素质教育
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在中小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中,老师所进行的有针对性教学比较多,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基本上接近于成年人,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的确对田径科目的相关课程进行了调整。 一、田径科目体育课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除体育专业之外,自素质教育开展以来,在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确田径科目的相关课程进行了调整,也的确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一方面,经过优化之后的课程,由于大量地增加了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教学,使得体育课的趣味性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结合女生的身体素质,增设瑜伽、韵律操等科目之后,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锻炼的认可度明显提高,同时也凸显了体育课的观赏性、实用性。然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从阶段性的数据统计信息来看,大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尤其是体能素质,正呈现出一个趋缓下降的趋势,这其中除了有学生因为在中学阶段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之外,也与大学阶段的体育课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田径类科目的减少有一定关系。
二、田径科目体育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分类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课都采取的是“选课”的方式,所以基本上来说尽管田径项目作为体育运动中的大项,其实在高校阶段中能够实际投入教学中的具体科目并不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诸如轮滑竞技和足、篮球等。不过为了能够让学生基本上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基础体能,老师在“普修课”阶段,还是保留了一些田径科目。考虑到这些学生与职业运动员之间的差异,这些田径科目基本上以针对学生能够完成体能训练为主,中、短距离跑和竞走等竞类项目往往涉及的较多,跳高、跳远等田径类项目也有所涉猎,而铁饼、链球等项目几乎很少正式开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