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采取摩托化行军方式。以总队、支队为单位组织机动时,由炊事车实施伴随保障,或先行派出给养保障分队,在途中遇险设臵饮食保障点,通过就地采购、地方代供等方式提供饮食保障。大(中)队组织机动时,饮食保障以伴随保障为主,灭火队伍食用自带方便食品或利用自带炊具和给养进行自我保障,消耗的给养要及时补充。
②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列车上有餐车的依托餐车保障;没有餐车的以携带的食品自行保障。
(2)灭火作战实施阶段给养保障。
①灭火作战任务可在三日内完成时,火场饮食保障通常采用本级保障与遂行保障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实施。灭火队伍达到火场实施灭火作战第一天,灭火队员以随身携带的一日量应急食品自我保障。灭火作战行动持续1天以上时,要组织力量从集结地或宿营地搬运给养,或由留守人员前送给养。作战区域远离集结地时,灭火队员应携带三日量给养,自行保障。
②遇有重、特大森林火灾,灭火战斗超过3天时,灭火人员三日后的饮食保障,应由后勤前线指挥所协调上级和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实施。
2.医疗保障。 (1)医疗保障的任务。
①总队、支队医疗保障应急保障分队主要负责参战队伍和前指人员的卫生防病,伤员救治和后送,联系、协调后送医疗机构。
②大(中)队以上本级编配的卫生人员为骨干组成一线抢救组,对灭火队伍实施伴随保障,负责伤病员的现场救治与后送。
③机动途中和宿营阶段医疗保障的重点是卫生防疫。
④灭火作战实施中,医疗应急保障分队要深入一线进行巡诊,发现伤员及时救治。同时,要指导灭火人员利用自身携带的自救药品器材开展自救互救。
(2)伤员后送。
①组织伤员后送时,要根据地形、道路、距离和伤员伤情,采取人背、托扶、担架抬送等方法后送。
②烧伤伤员通常采取担架后送,道路条件允许时采用汽车后送。 ③组织伤员后送前,应对伤员的伤情进行检查,对昏迷、窒息、休克或其它危险伤情的伤员,要在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后后送;危险伤员后送要指派医护人员随行护理,就近送往当地医院抢救。
3.油料保障。
①灭火队伍行进途中自我保障,执行任务中协调所在地方政府协助保障。
②在执行任务地域情况特殊,地方无力保障时,要立足自我保障。 ③保障通常采取定点加油和分散加油方式。在灭火队伍集中地区,可开设加油站(或利用沿途地方加油站)实施定点保障。
4.技术保障。
①总队维修技术应急保障分队主要负责车辆维修,支队应急保障分队和大(中)队维修小组主要负责车辆保养和风力灭火机的修理。
②必要时,依靠地方维修力量修理。 四、合理采用灭火方法
扑灭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和发展的,就是运用灭火原理,采用最佳的灭火手段,促使正在燃烧的林火熄灭。
(一)直接灭火法。 1.扑打法。
①适用于扑灭初发火,处于三级风以下气象条件的林火。 ②该法通过扑打,能稀释可燃气体浓度,也有一定的降温、隔离和窒息作用。
③扑打时须轻拉重压,避免带起火星,扑打方向不要上下垂直,应从火的外侧向内斜打,边抽边扫,扫拖结合。可组织3~5人为一组,对准火焰同时打落,同时抬起,统一行动。
④灭火队员的体力消耗大,加之烟熏火燎,坚持时间较短,应采
取轮流作业。
2.土灭火法。
用土覆盖火线,促使火与空气隔绝、窒息的灭火方法。 ①适用于地面枯枝落叶较厚,林地土壤疏松,杂草灌木较多的地带。
②使用的工具有铁锹、铁镐等手工具,推土机等大型机具,还有小功率移动式喷土枪等。
3.风力灭火法。
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把燃烧产生的热量带走,使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使用时,风力灭火机与火头最少要成60°,交叉鼓风灭火。
4.水灭火法。
①如火场附近有水,应当用水扑救,用复式水枪、机动水泵、消防车喷水灭火,灭火效率高。
②利用直升机外挂吊桶载水,从空中直接将水喷洒到火头、火线上方进行扑救森林火灾。
5.使用化学灭火剂。
利用地面机具或飞机将化学阻燃剂喷洒到火头前、火线上方扑救森林火灾。
①飞机喷洒化学药剂直接灭火,或喷洒隔火带阻截林火的蔓延。 ②消防车喷洒化学药剂灭火、阻火。 ③手持机具喷洒化学药剂灭火、阻火。 (二)间接灭火法。
采用阻隔措施间接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 1.开沟。
①用铁锹挖沟或用开沟机开沟,隔火沟必须挖到湿土层或砂石层以下20cm,可阻止地下火蔓延。
②在阻隔地表火和地下火并发的森林火灾时,在挖隔火沟的同时地上必须开设隔火线。
2.隔离带。
①在林火蔓延的前方,采用爆炸、火烧、人工挖掘或拖拉机开设生土带作为隔离带,并把带内的可燃物全部清理干净。
②开设生土带的宽度、长度要根据当地的树高和坡度的大小以及风向、风速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生土带的宽度需在10m以上。当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