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依存、互相渗透的。在全面掌握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之后,对于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能“对症下药”和“多管齐下”。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如何把握转化后进生的契机和办法呢?
1、用爱心启迪,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促进提升学习。 毋庸置疑,无论是哪一个孩子,不管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他们都希望得到温暖和爱抚,这是每个孩子的心理共性。然而由于世俗偏见,反应慢、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受到冷漠和嘲笑,从而形成自卑心理,缺乏上进的勇气。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只有真心爱后进生,才能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使其感到教师的确是可以信赖的人;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要有一颗宽容理解之心
学生违反纪律或犯了一些错误要受处分可以说天经地义,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对于某些学生来讲,违反纪律是常事,经常实行处分,不仅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与老师对立,使老师无法下台,此时,我们不妨试着理解,包容学生,给自己一个台阶,也给学生留一条后路。因为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会比惩罚的作用更强烈。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如果儿童的每一次淘气都引起你的苦恼和心悸,如果你认为他们已经闹到了极点,应当采取一些特别的“消防”措施,那你就该再三斟酌是
否当一名教师。如果你和儿童会发生无休止的冲突,那就当不成教师。要有能力熄灭冲突,首先要懂得,你是在和儿童打交道。这种能力来自滋养教育才能的一条深根,即理解和感觉到,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二卷538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都需要有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去允许学生犯错误,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2)懂得尊重和信任
尊重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人心灵的“锈锁”。而信任就如同空气和水,是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后进生,尊重和信任就更为重要了。同其他学生一样,后进生也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爱好,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当以命令的方式横加干涉他们的行为,而应懂得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理解和支持他们。同时,老师更应用信任去唤起他们的醒悟,引导他们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同时为他们创造一个信任的环境,让周围的同学对他们多些热情、少些冷落;多些鼓励、少些讽刺,防止他们产生“失落感”。
(3)多多激励、巧妙表扬
激励能够增强后进生的荣誉和进取心。后进生身上总会有“闪光点”,要勉励他们不断放大自己的“闪光点”发出更大的“热能”。如果后进生有了某些进步,要及时肯定、表扬、鼓励。当后进生现实表现和学习进步明显时,不要因为还有某些缺点而影响其应得到的表扬或激励,鞭策和鼓舞他再接再厉。 记得某位教育家曾说过:“既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
一个孩子因为表扬过多而变坏的例子,就说明我们的表扬还不够。”的确,表扬不但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而且会使孩子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我想,作为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不吝啬表扬,更要善用、巧用表扬,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2、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人要主动做一件事,才能做好;一个学生要主动去学才能学好。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霍姆林斯基曾说: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术、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观察、思索、谈论、感受劳动的欢乐,并为所创造的一切而自豪;为人们创造美和欢乐,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获得幸福;赞赏大自然、音乐和艺术的美,并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把心给了孩子们》第三卷137页)对那些后进生,他们中有些人不是不愿学习,而是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点燃后进生的学习欲望之火,而且还要保护这火花不被窒息。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运用现实生活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法,让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各类小游戏,小比赛等活动来培养后进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唤起他们的求知
欲。
3、家、校和社会三结合,共同管理
后进生的形成有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有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所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来共同管理。同时,在学校,也有一个三结合的问题,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校领导也要结合起来,共同管理和教育后进生,班主任要经常和科任老师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避免他们此一时,彼一时,家里一套,学校一套,双方都要对他进行教育,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社会也要负起它该负的责任,只有这样,三方协调共进,才能达到预期的转化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