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0:38: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习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C.夜间室内煤气泄漏,应该立即开窗通风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大量水浇灭 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火焰上方放一个瓷碟子,碟子底部有炭黑出现,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B.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改变煤的着火点 C.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4.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 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 ② 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③ 禁止乱砍乱伐 ④ 开发氢能源用水力发电 ⑥ 种植花草树木 A.①②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会放出热量,故放出热量的反应都是燃烧 B.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静置沉淀也能降低水的硬度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6.酒精着火,可用湿布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A.降低温度 B.隔离可燃物 C.隔绝氧气 D.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7.下列做注定失败的是( ) A.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⑤ 利 B.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看颜色区分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铝溶液 D.用肥皂水区分软水与硬水

8.下列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煤炭发电

B.风能发电

C.水能发电

D.太阳能发电

9.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有间隔,所以原子间也有间隔

B.CO和 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燃烧反应一定放出放热,但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反应 D.所有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0.平和县城区实施“禁炮令”。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

A. B. C. D.

11.下列不属于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 A.O3 二、实验题

12.实验小组同学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B.O2

C.CH4

D.CO2

编号 ① ② ③

实验操作 铜帽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 铜圈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 铜圈不加热,直接罩在蜡烛火焰上 实验现象 蜡烛熄灭 蜡烛继续燃烧 蜡烛熄灭 (1)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

(2)对比实验②和③,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13.请你参照下图完成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相关活动。

(1)图一实验现象可说明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一改进成图二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___后再对着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某些活泼金属也能制造出水火相容的奇观,比如金属钠放入水中会立刻着火,因为钠遇水会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该反应要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4.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物质,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的化学式为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②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5.如图所示,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

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B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煤气中毒,其原理是B与_____结合,使血液不再输送氧气。 (4)D在高温下煅烧,除得到C外,还可得到另一种物质,它俗称_____,该物质可用于生产自热盒饭,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1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C→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C物质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7.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可用来制备碳酸氢钠(NaH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溶解度不同,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而使溶液变浑浊。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发现不同条件下出现浑浊的时间不同。

(提出问题)影响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碳酸氢钠晶体产生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温度、试管内径、CO2流速、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体积。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每次实验时均在试管里加入1mL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在试管后放置一张写有黑色字迹的白纸,从垂直于试管的方向观察白纸上字迹的清晰程度,记录时间,用于判断碳酸氢钠晶体的产生速率。部分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f7fq59cw47916095eiv3gyk618jli007y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