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
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该以“……与……发生反应,生成……”的形式读出来,而不能用“……加……等于……”的形式,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加号应该读作“……与……发生反应”。刚才我在试讲过程中,由于有些紧张,忽略了这个问题,以后一定时刻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性,为学生作准确的示范。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类】
【参考答案】
重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因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中学化学学习比较重要的一个规律,与后面要学习的置换反应直接相关,是将要学习的金属性、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等知识的基础。
难点: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因为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涉及到的元素较多记忆负担较大,而置换反应则是学生接触到的一个新概念,没有知识基础。
(第二批)
初中化学《硬水和软水》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化学《硬水和软水》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水壶使用前和多次使用后的照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水壶中会有水垢呢?说明煮沸前后水壶里面发生了改变,煮沸前后的水有什么不同?引入新课《硬水和软水》。
(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教师讲解:硬水和软水的概念。请学生初步思考、回答水垢形成的原因。教师进行归纳、讲解原因。
2.提出问题: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
学生2人一组进行实验4。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表述现象,思考、回答结论。
教师归纳讲解: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
继而提出问题:根据我们实验的现象,你能说一说硬水的危害、化学给予我们生活的启示吗?请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硬水的危害。
3.提出问题,学生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如何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为软水?请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之后教师归纳讲解:生活中我们常用煮沸的方法,使得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的沉淀,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获得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也可以加入化学试剂去除钙镁离子,工业上常用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多媒体展示试题】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硬水洗涤衣物不易洗净 B.硬水通过消毒可以得到软水
C.硬水通过过滤就可以得到软水 D.软水是指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