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 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毫米、分米长度单位的建立,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的换算,在具体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直尺、米尺、一角硬币、一分硬币、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卡片、小棒(5毫米、1分米、5厘米)、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等。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条(1毫米、1分米、1厘米、1米)、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激趣引入。
师:同学梦做过梦吗?能告诉我们是什么样的梦吗? 生:恶梦。 生:发财的梦。 生:有趣的梦。
师:甜甜小朋友昨天晚上也做了一个有趣的梦,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出示情景图。) 师:大家看,他梦见谁了?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甜甜和齐天大圣比本领呢!你看,甜甜飞到了1000米的高度,齐天大圣把它的金箍棒变到了1千米长,甜甜飞到了2千米的高度,齐天大圣的金箍棒不仅能变大还能变小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出示完整的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金箍棒变成了5毫米,还变成了1分米。 生:甜甜飞到了1000米高,金箍棒变成了1千米长。 生:甜甜还飞到了2千米的高度。
师:你们都是一些善于观察的孩子,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5毫米有多长? 生:1分米有多长?
生:1千米有多长?2千米呢?
师:甜甜小朋友也给大家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1毫米有多长?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一下有关毫米和分米的知识。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甜甜和齐天大圣比本领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情景图的过程中提出数学问题,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认识毫米。
师:大家还记得以前认识了那些长度单位? 生:厘米、米。
师:请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贴1厘米的彩条) 师:1米大约有多长呢?(学生用手势表示)
师:同学们用手势表示的1米是不是这么长?请拿起桌子上的软尺,借助软尺在来比一比1米有多长。(学生比划1米有多长,教师贴出1米的彩条)
师: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生:100个。
师:也就是1米=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通过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加强这两个单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
生:我认为有这么长。学生都用手势表示出自己认为的1毫米的长度。 生:尺子上1小格就是1毫米。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放大了的尺子,你来给大家指一指、说一说。
师:那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你的直尺上找出1厘米。指生到前面指出1厘米。
师:仔细观察你找到的1厘米,你有什么发现? 生: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子,1个小格子就是1毫米。
出示电脑博士的话: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师: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生:10个。
师:也就是1厘米=10毫米。
师:这一小格的长度是多少?这一小格呢?这一格?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在认识1毫米之前,设计了先让学生猜一猜1毫米有多长这样一个环节,目的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有部分学生对毫米有所认
识,有认识的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进行讲解,到底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小博士的话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
师:试着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毫米。生找师巡视。 师:画一画吧!生自己画出1毫米。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吗?生用手势表示师贴彩条。 师:说说你的感觉。 生:太小了,没法表示。
师:找找看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小蚂蚁的头。 生:铅笔尖。
生:农民伯伯种的菜上面长得很小很小的虫子。 生:1分钱的硬币。
师:你能说的更清楚一点吗?硬币的哪个地方? 生: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你说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到底是不是,咱来量量看。生动手量一量得出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电话卡,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生拿卡感受1毫米大约有多长。)再拿掉卡感受一起来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画一画、找生活中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品、用手势表示1毫米有多长等活动让学生借助1分钱硬币和电话卡的厚度让学生充分的感知1毫米有多长,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孩子们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从而真切感受到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空间观念。
师:我们知道了1毫米有多长,那5毫米有多长呢?齐天大圣的金箍棒变、变、变成了5毫米,那5毫米的金箍棒在哪呢?看谁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来,找到的同学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是不是呢?动手量量看。学生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
师:噢,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齐天大圣能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感知1毫米有多长后,结合情境图中齐天大圣把金箍棒放变成5毫米在耳朵里了,让学生借助学具去感受5毫米有多长,在感知5毫米的长度的同时对毫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认识分米。
师:金箍棒变变变能放在手心里了。(出示1分米的金箍棒)现在它有多长呢? 生:10厘米。 生:1分米。
师:它到底有多长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还可以用字母dm表示。板书:dm 师:试着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
师:从几到几是1分米?我们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有多长?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
贴出1分米的彩条。
师:1分米的金箍棒就藏在你的桌面上,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能把它找出来举给大家看。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铅笔。 生:药盒。 生:粉笔……
【设计意图】由情境图中齐天大圣的金箍棒变变变放在手心里了,先让学生猜一猜有多长,学生由原有知识经验出发对长度有一定的感知,通过猜再验证引导学生认识1分米。再用手势表示、找生活中的物品中进一步运用身体的感知以及经验形成对长度单位分米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师:大家又掌握了一些新本领,再用这些长度单位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相信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行,试试看!
1、我会用: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长颈鹿身高约5( ) 蚂蚁的身长约3( ) 兔子尾巴长约7( ) 2、我会估、我会量。
1角硬币的厚度约( )毫米
数学课本的长度约( )分米( )厘米 3、我会“变”。 2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7厘米=( )毫米 4、我会改。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手势游戏的比划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猜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五、总结
师:学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师:我们通过猜一猜、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认识了新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关于同学们提出的1千米有多长?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mm dm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