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社区
员工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ISO45001-2018)
1.0目的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及相关权益,特制订本制度。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 3.0术语及定义 3.1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2职业病危害
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3.3职业禁忌
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和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http://www.55top.com
德信诚培训网
好好学习社区
4.0职责
4.1公司安委会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职业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4.2基建工程部负责组织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验收评价。组织对不符合要求的已建建筑的改进。
4.3行政部负责职业病预防归口管理、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岗中、离岗)和职业病诊断治疗,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管理档案,参与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验收评价。确定并及时修订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并对劳保用品的发放、质量以及佩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4人力资源部负责新员工入职职业健康体检,并负责安排职业病及职业禁忌症员工脱离有毒有害作业岗位。
4.5工艺技术部负责有毒有害物质的净化和回收处理设备、防护设备的规划、改造、改进,并积极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4.6装备动力部负责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4.7各部门对人力资源部门安排职业病人转岗时应积极配合、接受安排。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在岗职业健康体检。 5.0工作内容
5.1公司可能导致的主要职业病类型及涉及的作业类别
5.1.1可能导致的主要职业病类型:电焊工尘肺、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光性眼炎、苯系物中毒、职业性噪声聋以及职业性皮炎。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http://www.55top.com
德信诚培训网
好好学习社区
5.1.2可能导致职业病的作业类别:焊接作业、喷漆作业、清洗剂作业以及所有产生机械噪声车间内的其他作业。 5.2职业健康管理 5.2.1职业有害因素告知
5.2.1.1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录用新员工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
5.2.1.2在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区域,行政部应在醒目处设置公告栏,注明岗位名称、有毒有害因素名称、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最近一次的监测结果和监测日期、可能产生的后果、预防措施等内容,并根据监测报告及时更新。 5.2.2有毒有害作业岗位从业规定
5.2.2.1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入职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安排从事有毒有害作业。
5.2.2.2入职体检发现有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的,不得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年度职业健康体检发现有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的,人力资源部门应在接到体检报告后一个月内调整其岗位,将其调整至没有与所患职业病相关的有毒有害因素的岗位。
5.2.2.3非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转岗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安排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卫生体检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5.2.2.4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职业。在职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时,必须及时调离原岗位。
5.2.2.5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http://www.55top.com
德信诚培训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