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失了的恐龙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没有一定的了解。
层次2: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3: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1.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讨论,确定下几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恐龙博览会可在期末举行,同时可作为期末评价的一部分。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2.搞一个恐龙博览会。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 如有条件,教师最好课前制探索和调查 作好样品。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教师一定要要求学 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4.讨论: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回顾和解释 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关于绝灭生物墓地,也应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作必要的介绍。一定要请学生谈谈:面对着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