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积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积×2 =表面积) 2.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应该计算出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测量直径,计算圆柱的底面积。
1.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吗?(S=πr2)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现场测量茶叶桶的底面直径。(注意方法指导:量出底面最长的线段即直径的长度。) 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 (三)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动手操作。(剪圆柱形纸筒) (3)汇报交流研究结果。
小结:同学们会动脑,会思考,巧妙地运用了把曲面转化为平面的方法,探讨发现了圆柱体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2.计算圆柱体茶叶罐的侧面包装纸的面积
求圆柱体茶叶罐的侧面包装纸的面积实际是求圆柱的什么?(侧面积)
再次测量茶叶桶的高,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独立计算。 (四)教学求圆柱的表面积。
12
1.设疑:学会了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2.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3.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强调单位的使用。
小结:求茶叶桶的表面积是为工人师傅下材料提供了基本数据,但是在准备材料时往往会比计算结果多一些,因为在具体操作时,尤其是在剪圆的时候会产生浪费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 三、解决问题,强化认知。
1.书P5主题情境。学生独立阅读,完成问题。
2.书P6第1题。学生独立观察,填一填,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3.书P6第2题。独立完成,代表板演,集体订正。 4.实践练习。
(1)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圆柱形事物的用料面积。
(2)要计算制做这个圆柱形物体的用料面积,求哪些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怎样测量这些数据? (3)测量:测量所需的数据(取整厘米数) (4)计算:根据量得的数据,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底面积= πr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S侧=ch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13
第四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2)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应用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5-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能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解答有关圆柱体实物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圆柱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2.出示(单位:厘米)
15
3.14×2×5 小组讨论:根据所给数据,可以求出那些面积?学生可能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14
(1)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2)2个底面积:2×3.14×5×5=157(平方厘米) (3)表面积:471+157=628(平方厘米)
3.小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求出圆柱地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为什么出现了两种答案?仔细思考,想一想水桶的表面积是水桶哪几个面的面积?为什么?学生反馈:水桶是无盖的,所以求铁皮的面积就是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的面积。
3.要知道下利物体的用料面积,要求那些面的总面积?(课件显示)
铁皮制成的糖盒 纸杯 塑料水管
4.把一个圆柱形薯片的商标纸展开,是一个长18.84cm,宽10cm的长方形,这个薯片盒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侧面积,说说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明确这个长方形纸是展开后的圆柱侧面。
(2)怎样计算表面积。教师引导学生画草图帮助思考问题,想一想求表面积要求哪些面的面积。
(3)思考如何根据底面周长求底面的面积。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