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解答】解:
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由题中数据可知小聪所用的时间比小明少,根据v=知,小聪的短跑速度较大。 在奔跑过程中,小明以自己为参照物,观众与小明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观众是运动的,所以小明观察到观众在向后运动。 故答案为:小聪;自己。
9.【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相当于使像增大,像距增大,需要减小物距,因此要使内窥镜细管顶端接近病患处。 故答案为:凸透镜;接近。
10.【解答】解:水中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由光的反射造成,是月亮的虚像,不是真实的月亮,所以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
井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大小相等,井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即都为3.8×108m。
故答案为:3.8×108;反射。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解答】解: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2kg,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 B、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1m/s,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 C、一名初中生的体重大约是450N,所以C符合实际情况; D、我们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5m,所以D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B。
12.【解答】解:在声音的三要素中,音调和响度都可以模仿到相同的程度,只有音色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声纹锁在门禁系统中主要依靠辨别声音的音色来辨别声音,故AB错误,C正确。而频率是用来描述音调的,所以D也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正确;
第9页(共14页)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14.【解答】解:A、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解答】解:(1)移动横梁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说明右端下沉一点,增加最小的砝码会使右端下沉,因此这时他应该取出最小砝码后,向右移动游码。 故选:C。 16.【解答】解:
由题知,t甲:t乙=3:2,s甲:s乙=4:1, 它们的速度之比:
==×=×=8:3,
故选:D。
17.【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图为禁止鸣笛的标志,故A正确。
B、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的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不是声音的音调越高,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随着向外抽出空气的进行,钟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小,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这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 故选:AD。
第10页(共14页)
18.【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u=50cm﹣25cm=25cm,v=90cm﹣50cm=40cm,物距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正确;
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此时物距u=40cm,由光路可逆可以知道v=25cm,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不能成清晰的烛焰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像距v>2f,2f>u>f,所以20cm>f>12.5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10cm<f,焦点内不成像,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故D正确。 故选:ABD。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19题5分,20题6分,21题7分,22题8分) 19.【解答】答: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设计方法如下:
方法一:放大镜法:将眼镜放到书上,透过眼镜看到书上的字变小的是凹透镜(近视镜),字变大的是凸透镜(老花镜).理由: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方法二:成实像方法:将眼镜放在眼前正对前面的景物,如果看到倒立缩小的物像是凸透镜(老花镜),正立的是凹透镜(近视镜).理由: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的虚像。
方法三:阳光聚焦的方法:把眼镜正对着太阳光,上下移动能在地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是凸透镜(老花镜);同样的操作在地面上出现暗圈的是凹透镜(近视镜).理由: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解答】解:
(1)因骑车的速度一般会大于步行速度,所以由图知AB 段是骑车,
AB 段的时间t1=30min﹣25min=5min=300s;AB 段的路程为 s1=3600m﹣1800m=1800m; 则小刚骑车的速度:v1=
=
=6m/s;
(2)由图知 OA 段是步行,OA 段的时间t2=25min=1500s,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2=1800m, 小刚步行的速度:v2=
=
=1.2m/s;
(3)全程的时间t=30min=1800s,总路程 s=3600m, 全程的平均速度:v==
=2m/s;
答:(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6m/s; (2)小刚步行的速度是1.2m/s;
第11页(共14页)
(3)小刚从家到文化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m/s。 21.【解答】解:(1)一满箱油的体积: V=60L=60dm3=6×102m3,
﹣
由ρ=可得一满箱汽油的质量:
m=ρV=0.7×l03kg/m3×6×102m3=42kg;
﹣
(2)279.6元92号汽油的体积: V′=279.6元×
=40L,
由百公里油耗为10L可得,行驶的里程: s=
=4百公里=400km;
(3)一箱汽油的体积:V=60L,
每升汽油上调价格:6.99元﹣6.68元=0.31元, 每箱汽油增加价格:0.31元/L×60L=18.6元。 答:(1)1一满箱油的质量为42kg; (2)加入的汽油可行驶的里程为400km;
(3)本次92号油价上调折合每箱汽油增加的价格为18.6元。 22.【解答】解:(1)金属粒的质量: m金=m总2﹣m瓶=740g﹣200g=540g, (2)空瓶所装水的质量为:
m水=m总1﹣m瓶═700g﹣200g=500g, 空瓶容积:V容=V水=
=
=500cm3;
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
水的质量为:m水′=m总3﹣m总2═1180g﹣740g=440g, 水的体积为:V水′=
=
=440cm3,
金属粒的体积:V金=V容﹣V水′=500cm3﹣440cm3=60cm3; (2)金属粒的密度为:ρ=
=
=9g/cm3。
答:(1)烧杯内金属颗粒的质量为540g:
第12页(共1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