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健美操7种基本步伐及动作组合对教学的作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6:06: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健美操7种基本步伐及动作组合对教学的作用

沙田广荣中学 王雪连

摘要:通过对健美操化动作的设计以及实验研究,表明基本步伐及动作练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一致性以及对成套教学中动作之间的连接和路线的改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健美操;基本步伐;动作组合;综合能力

通过基本步伐及其动作组合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培养灵活性、协调性、节奏感以及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等综合能力,因此,在国际竞技健美操新规则的导引下,进一步把健美操步伐重要性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必将对健美操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沙田广荣中学初二学生7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各35人,一组为实验班,二组为对照班。根据调查两组学生在实验前都没有进行过健美操训练,两组的健美操水平平均无显著差异。实验时间:2008-09至2008-11,共32学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内容

对照组的教学内容按照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规定的三、四、五级动作为主,实验采用在此基础上增加健美操基本步伐组合练习内容(具体见表1、2)

2.2 教学过程设计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健美操基本步伐练习进行授课,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2次课)

引导学生首先掌握健美操7种步伐,然后学习健美操组合动作练习。

(2)在每一节课授课之前在做准备活动20-25分钟练习时,进行健美操基本步伐以及组合动作练习。

.

表1 健美操7种步伐单个动作组合教学动作一览表

基本步伐 基本步伐组合 手臂动作名称 动作节拍 踏步

原地踏步4次+向前踏步4次+前后摆臂;双手胸前平4×8+4×8(正方

向后踏步4次+原地踏步次 屈、击掌;双臂依次绕环;向+反向)

前后摆臂

弓步跳 弓步转体(左右)4次+弓步移两手叉腰;臂胸同时绕4×8+4×8(正方

重心(左右)4次+4次+弓步跳环;双臂体后屈、击掌;向+反向) (斜前)4次+弓步跳(斜后)一手抱腰间一手冲拳、还4次 原

开合跳 开开合合2次+开合跳4次+移两臂侧平举、体前交叉;4×8+4×8(正方

动开合跳(左右)4次+开合跳两臂依次侧平举、肩上向+反向) 转体180°4次 屈、两臂同时胸前屈、肩

上屈;两臂肩上屈、胸前击掌;两臂侧平举、肩上屈

吸腿跳 吸腿跳(向前)4次+吸腿跳依两臂肩上屈、击掌;双手同上4×8+4×8

次转体90°4次+吸腿跳(向后)胸前交叉绕至肩上屈、胸(正方向+反4次+单足两次吸腿跳(左右)前交叉绕至侧平举;两臂向) 2次 上举、侧平举;两臂上举、 侧平举;双臂胸前屈、肩

上屈

踢腿跳 原地前踢腿跳4次+侧踢腿跳两臂胸前平屈、还原;两4×8+4×8(正方

(左右)4次+前踢腿跳转体臂侧摆、还原;两臂依次向+反向) 90°2次+(向前)4次+踢腿跳绕环;双臂同时绕环 转体360°1次

后踢腿跳 原地后踢腿跳4次+后踢腿跳双手依次叉腰、触肩、侧4×8+4×8(正方

(向前)4次+后踢腿跳(向侧)上举、胸前击掌2次;两向+反向) 4次+后踢腿跳转体180°1次 臂依次侧平举、肩上屈、

胸前屈2次两臂依次上举、胸前交叉、还原

弹踢腿跳 原地后踢腿跳前4次+弹踢腿两手叉腰;两臂经前摆推同时4×8+4×8

跳前4次+侧弹踢腿跳左右4次掌、还原;两臂经体侧摆(正方向+反+转体360°前弹踢腿跳1次 至-双臂侧平举-双臂胸前向)

平屈、还原;两臂胸前交叉划弧至斜上举、还原

表2 健美操7种基本步伐相互组合联系动作一览表

步伐组合名称

手臂动作

动作节拍

2×8 踏步4次+前弹踢腿跳4次前后摆臂;体前、推掌

8 前踏步4次+左右弹踢腿跳双手胸前击掌;双臂侧摆至-臂侧平举-臂2× 4次 胸前平屈、还原

2×8 双手头上击掌;双臂侧平举、击掌

8 后踏步4 次+吸腿跳4次 双手体侧屈、胸前击掌;双臂侧平举、双2×

侧前弓步跳2+次开合跳2手体前交叉

2×8

次 一手叉腰一手经前冲拳、还原;双臂胸前2×8 侧后弓步跳2+次开合跳2交叉、还原 2×8 次 2×8 前后摆臂;双臂肩侧屈、胸前击掌 2×8 向前后踢腿跳2次+吸腿跳前后摆臂;双臂上举、左臂侧平举右臂胸4次 前屈

向后后踢腿跳2次+吸腿跳胸前击掌;双臂胸前平屈、两臂胸前平举 4次 扩胸、击掌;两臂侧平举 向左右踢腿跳2次+踢腿跳 4次

向右后踢腿跳2次+踢腿跳4次 2.3 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由表三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均为35人,从基本功好,基本功较差,无基本功的人数分析,两者没有较大的差异,实验过程中,两班的教学场地器材、测试标准均一致,教学内容对照组为第三、四、五套健美操为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美操7种基本步伐单个动作组合教学动作以及7种基本步伐相互练习动作,经过32学时后,结果两组的考试成绩指标出现了表4的结果。由表4可知,两班经过相同的教学学时,结果在第三、四套动作的考核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成绩出现了极显著差异(P〈0.01);在第五套动作的考核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成绩在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这就说明了健美操基本步伐单个动作组合以及基本步伐相互练习动作,读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健美操基础对比一览表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N 35 35

基本功好 3 3

基本功差 14 15

无基本功 18 17

表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对比一览表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N 35 35

第三套动作 考核成绩 73.5±8.23 78.5±5.61

第四套动作

考核成绩 75.4±7.34 80.3±6.43

第五套动作

考核成绩 79.5±6.78 81.4±6.12

2.4 基本步伐学生健美操运动兴趣的影响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些事物或爱好的某种活动倾向,是良好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人们一旦从事工作和学习发生兴趣,也就是获得了搞好工作和学习的动力。通过对实验组实验前后健美操学习的兴趣的问卷调查表明,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基本步伐与动作组合,选用不同速度的音乐,进行不同难度步伐动作组合的练习,营造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每次上课都有新鲜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模仿跟做能力。健美操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积极学习心态,必须要培养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

表5 对照组和实验组动作完成情况统计一览表

组别 动作连接的合理动作路线、方向成套动作的一致完成动作的协调

性 的正确性 性 性 对照组N=35 实验组N=35

2.5 基本步伐在动作连接过程中的重要性

实验表明,对照组35人中,动作连接比较合理的占了75.5%;实验组占了85.3%(见表5),由此可见,健美操基本步伐及动作组合练习对于健美操动作连接有一定的作用。成套健美操化动作不单纯是某几个动作的组合,而是在动作组合的基础上,加上各种难度动作、转体动作和配合动作,使整套健美操编排更流畅、和谐,并符合人体的运动学原理和美学原理。在成套动作队形的编排中,队形变化对于不同的项目要求不一样,混双队形最低不得少于3次,三人操队形变化不得少于5次,六人操不得少于6次。在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的创编中,队形设计要求丰富多样,变化自然流畅、灵活巧妙,通过队形、队员顺序位置、队员之间距离的改变,来达到意想不到的队形变化效果,注意队形与动作配合适宜,流动队形与固定队形的合理搭配,选择最能展示动作美的队形,强调整体视觉效果。过度动作可采用上步助跑、并步起跳的形式,直接和步伐进行过度,同时手臂也要不断变化,不要重复使用同一种步伐落地或战立起来。通过基本步伐的练习以及操化动作的练习,才能使动作之间的连接合理。

2.6 本步伐及动作组合对改变成套动作的路线、方向的作用

成套健美操要求运动员在路线和方向上要有变化。动作要遍布全场,否则将要被扣除一定的编排分。而任何改变方向的动作,几乎都是通过基本步伐的变化来实现的。在各种比赛中,运动员不仅利用基本步伐的变化来增加难度和地面、空间的切换,而且能通过这些各种步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路线和方向,使一套健美操成套动作完成的更加优美、流畅。2001-2004年竞技健美操规则成套动作的编排中,要求运动员在路线和方向上要有变化,动作要遍布全场,否则将要被扣除一定的编排分。2004年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制定的〈〈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竞赛评分规则〉〉规定: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至少要出现6个固定队形变化,固定队形至少保持1×8拍;至少出现3次流动队形变化;移动的路线要合理使用四种以上(前、后、左、右、对角线)。实验表明,健美操基本步伐及动作

75.5 85.3

80 85.3

76.5 82.4

79.4 88.2

健美操7种基本步伐及动作组合对教学的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g43e7rkpt1klhk34qp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